•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与状况 > 肝病科 >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与肝囊肿的鉴别

1、肝血管瘤发生在30至45岁多见,女性显著多于男性。有关部分曾作过统计,患病率为0.83%。 肝血管瘤常为单发,也可多发,瘤体生长缓慢,病程长。80%以上患者没有任何感觉,多在健康体检时发现,瘤体直径超过4公分以上时,可泛起症状,如右上腹 胀痛,腹胀,腹痛,嗳气等。瘤体巨大者可压逼近近脏器,如食道、胃、胆道、门静脉、肺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对明确为血管瘤,瘤体直径小于2公分者,可采用内 服凉血散瘀的血瘤康1号方剂治疗,但需按期进行B超检查随访。平时要留意避免外力(如撞击挤压肝区、过度用力屏气)引起瘤体破裂。对直径大于2公分的血管 瘤,采用微创介导术治疗,可以使瘤体完全消失。

2、肝囊肿是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预后良好,其发病率为1.4%至5.3%,分为寄生虫性(如肝 棘球蚴病)和非寄生虫性。后者又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临床最多见的是先天性肝囊肿。它又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多发性的又称多囊 肝。多囊肝者可伴有肾、肺、胰、脾及其他脏器的囊肿,其中约有50%病人伴有肾脏囊肿。本病可发生在任何春秋,但以40至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很多 病人终身无症状,无症状与有症状的比例为2:1,有症状者往往表现为腹胀、右上腹胀或隐痛,囊肿在表面或大的可扪及肿块,囊内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泛起发烧、 寒战、胀痛,偶见有黄疸。先天性肝囊肿生长缓慢,小于或即是4公分无症状者,可不需特殊处理。大的并泛起症状者,根据其大小,数目,部位,临近脏器压迫情 况,或泛起感染、破裂、出血、恶变等可采取手术,或穿刺抽液打针硬化剂或无水酒精,囊内使用抗生素、灭滴灵打针(感染时)等治疗措施。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