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炎多为虚证,肾变型多表现脾气不足、脾肾阳虚;高血压型多表现为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若合并感染,则表现虚实挟杂证。治疗原则,阳虚为主者,多采用温补脾肾,益气、健脾、利水渗湿等法;若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治宜滋补肝肾,育阴潜阳;湿热蕴结或热毒内蕴者,宜清利湿热或清热解毒,以求祛邪安正。
1.脾肾阳虚
主证:形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白,浮肿,腰以下肿甚,神疲纳少,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健脾,化气利水。
选方:真武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炮附子9g、白术15g、茯苓12g、白芍12g、生姜3片、巴戟12g、党参12g、黄芪30g。
加减:浮肿明显加猪苓、桂枝;口干加杞子、首乌。
2.脾虚气陷
主证:浮肿,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腹胀,纳差,便溏,精微下注,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升清。
选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30g、党参12g、当归12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白术12g。
加减:纳差、便溏加砂仁、木香;血尿加阿胶、地榆;浮肿明显加泽泻、车前子;血瘀加丹参、赤芍、川芎;小便清长、夜尿多加干姜、肉桂。
3.肝肾阴虚
主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微肿,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选方: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12g、泽泻12g、茯苓12g、丹皮9g、知母12g、黄柏12g、女贞子20g、白芍20g。
加减:高血压加钩藤、草决明。尿少加猪苓、车前子。
4.下焦湿热
主证:口粘,口苦,心烦失眠,胸闷纳差,口干少饮,尿少色深,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选方: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车前子12g、瞿麦10g、扁蓄12g、滑石30g、大黄8g、木通12g、茵陈30g、甘草6g。
加减:热重加蒲公英、银花、黄柏;湿重加薏仁、泽泻。
5.精关不固
主证:面色?白无华,神疲体倦,腰膝酸软,遗精、早泄,浮肿,尿中蛋白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肾固精。
选方:金锁固精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药物:沙苑子10g、芡实25g、煅牡蛎30g、煅龙骨30g、炒淮山30g、莲须9g。
加减:浮肿加车前子;蛋白尿多加黄芪、白术、桑螵蛸。
上述各型如见下列症状均可分别加入下列药物。
蛋白尿:加黄芪30g、党参12g、益母草30g、白术12g。
血瘀:赤芍12g、桃仁12g、田七3g、益母草15g、丹参12g。
血非蛋白氮、肌酐增高:大黄30~60g,牡蛎30g。属肾阳虚者,加附子;属热或湿热加蒲公英30g。
以上药煎水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使血中氮质下降,均可起到通腑泻浊作用。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