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缺血性心肌病的三级预防

(1)抗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可有多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可致猝死,故一直是临床防治的重点。在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兴奋心肌内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和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防治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和消除症状,防止心功能恶化。预防措施:一般选用β阻滞剂,但要注意适应证。不主张使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CAST研究,长期内服ⅠA和ⅠC类药,虽可减少期前收缩,但是增加病死率。可能与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关。如有反复发作室速,可选用利多卡因和胺碘酮,循环状态恶化者应立即同步直流电复律。有房颤或反复发作者,可用地高辛和胺碘酮长期服用。

(2)纠正心力衰竭:

①膳食控制总热量、膳食结构和脂肪构成合理,每日食盐0.2~2.0g,并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②运动:体力活动有利于冠状动脉扩张和侧支循环形成和提高心脏代偿能力、减少血小板聚集并增加纤溶活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既要强调休息,更要重视体力活动。对病情较重者,需延长卧床和睡眠时间,重症患者应完全卧床。休息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及水肿的消退。心力衰竭缓解时,因病情而异,活动量从轻量开始,逐渐增加以不出现不适症状为宜,如活动肢体散步做体操和打太极拳等。

③药物治疗:利尿药和ACEI是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首选呋塞米,该药口服吸收良好,不会受肠道淤血的影响。以患者体重波动为指标每次增减40mg,但必须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尤其是用量大于80mg/d的时候。

此外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小板集聚及血栓形成,极重度心力衰竭时,应选用血管扩张药硝普钠等,间歇应用多巴酚胺,以过渡到某一指定的治疗措施,如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及心脏移植。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