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I心电图诊断标准
近年来AM I的诊断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从传统的“3∶2”模式发展为“1 + 1”模式。
1. 1 传统诊断标准———“3∶2”模式
①缺血性胸痛病史;
②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有ST段动态变化和Q波) ;
③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的动态变化(升高与回落) 。
以上3条标准中符合两条时,AM I诊断成立。
1. 2 新诊断标准———“1 + 1”模式
第一个“1”指典型的标记物( Tn I、TNT、CK -MB)先升后降的动态变化为必须条件。
第二个“1”是指下列4项标准中的1项: ①心肌缺血症状; ②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③ST段抬高或压低; ④冠脉介
入治疗术( PTCA)后。
符合“1 + 1”模式时AM I诊断成立。
现有的检测技术已经能识别< 1g的心肌坏死灶,故新标准反映了AM I的新概念,即心肌缺血引起大小不等的心肌坏死均应定义为心肌梗死(M I) 。
新标准提高了诊断M I的敏感性,使更多患者能及
时得到早期干预性治疗。
1. 3 对新旧标准的认识 从新标准的“1 + 1”模式看,AM I的诊断更依赖于标记物的变化,突出了标记物特殊的诊断意义,但不能认为心电图改变的动态变化就已退居次要地位。新标准是否存在一定局限性? 尽管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高,但其升高有一定时间段,一般在M I后2~3h才能检测到。
在此之前患者可出现胸痛及心电图改变,因而对AM I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早期的诊断标记物不如心电图敏感和及时。心电图对AM I超急性期或急性早期的诊断价值其他方法仍不能取代。以新旧标准模式看,两者的重点不同, AM I症状及心电图改变在前,标记物阳性出现在后,用旧标准诊断AM I的时间早于新标准。从治疗角度看,旧标准诊断早于新标准,更有利于早期干预性治疗。因此AM I的治疗指南中强调不需要等到标记物检测结果出来就应及早进行再灌注治疗。PCIA后观察血管是否再通,心电图也比标记物的检测更快捷。正因为近年来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仅约1 /4缺血性胸痛者证实为AM I;另一方面近半数已证实为AM I者心电图上没有ST段抬高。这些数据使标记物对AM I诊断价值上升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诊断标准的出现,明显提高了AM I诊断的敏感性,将既往不能诊断的因心肌缺血引起的小灶性心肌坏死得以诊断为AM I。反过来看也提高了心电图及临床医生更加重视AM I超急性期或急性早期的心电图改变,对其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扩展了思维,改变了思维模式,使诊断AM I的时间大大提前。当胸痛伴T波高尖或ST段改变就因高度提示AM I而及早进行干预性治疗。早期干预性治疗与既往比较,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生存率,正是新标准优越性的意义所在。
来源:寻医问药网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