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of whole blood viscosity test正常值
因为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故血液黏度对剪切率有依赖性。一般把50/秒以下视为低切范围,50~100/秒为中切范围,大于100/秒为高切范围。根据切变率的不同,全血黏度又分为高、中、低切黏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是反映红细胞变形性的指标,而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下面介绍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即高切黏度)和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即低切黏度)正常值。注意仪器不同时正常值有所改变。高切黏度正常值,男性为5.63~6.67毫帕•秒,女性为4.74~5.86毫帕•秒。低切黏度正常值,男性为7.51临床意义
血液黏度增高,必然会引起血流阻力的增加,进而使血流速度减慢,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血液停滞,直接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流灌注和微循环功能,从而发生坏死、炎症、变性、水肿、血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1)全血黏度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和获得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恶性肿瘤、血液病、休克、烧伤、先兆子痫、深静脉栓塞、周围血管瘤等。 (2)全血黏度减低:见于贫血,出血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出血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