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专题 > 麻疹知识解读

世界各国的强化免疫都像中国一样搞一刀切么?

在中国,每个孩子父母都应该听说过强化免疫。

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都按常规程序接种疫苗,这叫常规免疫。如果有孩子因为各种原因耽搁了某些疫苗的接种,就应该尽快进行补种。补种的原则是缺几剂补几剂,这叫查漏补种。不管孩子需不需要补种,遇到搞活动就给孩子接种,这叫强化免疫。强化免疫也并非都是一刀切的搞法,一刀切是中国特色,这个问题稍后详细阐述。

为了消灭小儿麻痹症,我国已经开展了20多年脊灰强化免疫;为了消除麻疹,又开展了10年麻疹强化免疫。我国强化免疫的顶峰是2010年麻疹强化免疫——在9月中旬的10天内,我国给1亿儿童接种了1剂麻疹疫苗,这次活动完全可以载入最大规模公共行动的吉尼斯世界记录。由于年年强化免疫,我国儿童平均接种脊灰疫苗9剂(常规只需4剂),平均接种麻疹疫苗5剂(常规只需2剂)。

我从2000年开始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我始终无法理解强化免疫一刀切式的逻辑:如果常规免疫的剂次够了,为何要反复搞强化免疫?如果常规免疫的剂次不够,那么完全可以增加常规剂次,也无需搞强化免疫。当强化免疫的任务落到自己所在地区时,我在网上以实名方式批评强化免疫,明确表态反对强化免疫。

国家卫计委和方舟子都支持强化免疫,他们给出的理由主要是2条:一是中国年年搞强化免疫,并未发现有何不妥;二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很多国家都是通过反复搞强化免疫实现了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其实他们都搞错了,虽然都叫“强化免疫”,但其他国家的搞法和我国不一样——其他国家是给漏种孩子补种,并且尽量避免对未漏种孩子反复接种。

“强化免疫”在英语里叫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s),其原意是“补充免疫”。其他国家都是按SIAs的原意操作,即给孩子补种。中国的做法是不管孩子是否需要补种,每次SIAs时都一刀切地要求孩子接种(近几年,有些省已经感觉到一刀切式做法的问题,改为按查漏补种策略来执行SIAs了,这是小小的进步),这么看来是有点“强行、必须”的意思,翻译成“强化免疫”倒也符合中国特色。

如果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强化免疫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搞法,那么国家卫计委和方舟子引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其他国家通过强化免疫消灭脊灰和麻疹来证明中国也应该强化免疫的证据,就完全失去了说服力。

下面,我们以消除麻疹为例,考察一下其他国家的强化免疫是怎么做的。我的证据来自《中国疫苗和免疫》2014年第3期《世界卫生组织各区域和部分国家的消除麻疹免疫策略》,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马超发表的综述。其参考文献有103个之多,其中99个是英文文献,应属权威证据。下面提到的麻疹疫苗,包括了所有含麻疹成分的单苗或联合疫苗(比如麻腮风疫苗)。如果只要看结论性内容,可以只看我的小结/总结(红色字体)。

 

一、 综述的摘要

虽然落实麻疹疫苗免疫策略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致的,即通过常规免疫或补充免疫,及时为适龄儿童接种2剂麻疹疫苗,并通过大规模补充免疫消除人群中已积累的免疫空白,提高群体免疫力。

总结:综述的意思是,不管是常规免疫或补充免疫,目标是让儿童接种2剂麻疹疫苗,并消除免疫空白。按时接种的儿童或已种2剂的儿童不是免疫空白人群,所以不是补充免疫的对象。

 

 

二、 各区域和国家麻疹强化免疫开展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将全球分为6个区,分别是:美洲区、西太区、欧洲区、东地中海区、非洲区和东南亚区。以下分区介绍:

 

(一) 美洲区

【美国】

1966-1978年: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结果麻疹疫情无法有效控制;

1978-1988年:坚持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但通过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记录等方式提高接种率,疫情还是无法有效控制;

1993年至今:在1岁儿童接种第1剂麻疹疫苗的基础上,增加入学前接种第2剂,并努力提高接种率,最终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2010年,94.8%的入园儿童和90.5%的13-17岁青少年都有2剂麻疹疫苗接种记录。

小结:美国是麻疹消除策略的先行者,在受到教训之后取得了成功。教训是:1剂麻疹疫苗和低水平接种率不够;成功经验是:2剂麻疹疫苗和高接种率。美国从未开展过麻疹强化免疫。

【古巴】

1986年,古巴在常规接种1剂麻疹疫苗的基础上,对9月龄~14岁儿童开展了初始强化免疫。

1993年,对前次强化免疫后出生的、只常规接种1剂麻疹疫苗的2~6岁儿童开展后续强化免疫。

小结:古巴最早是学美国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既然美国的1剂策略失败了,古巴当然也失败了。但古巴没有采取和美国一样的、常规安排2剂的策略,而是通过定期开展全国性的接种运动(即强化免疫)来补足2剂。我们可以看到:1986年的强化免疫是将所有既往只接种1剂的儿童补足2剂(这叫初始强化免疫);1993年时,又通过强化免疫对1987-1992年出生的只接种1剂的儿童补足2剂(这叫后续强化免疫)。古巴的经验被智利、巴西等美洲区国家效仿,最终开创出一种与美国不同的策略:①先对既往只接种1剂的儿童开展初始强化免疫达到2剂;②对新生儿保持1剂麻疹疫苗的高水平接种率,然后每隔4年对这些只接种了1剂的儿童开展后续强化免疫以补足2剂。

【加拿大】

1995年,坚持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且未开展初始强化免疫的加拿大报告了美洲区40%的麻疹病例(人口数只占3.6%)。

1996年,加拿大学习美国,执行常规免疫2剂的策略,并对之前只接种了1剂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即补足2剂)。

美洲区总结:美洲区是控制麻疹策略的发源地,美国和古巴各自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策略。美国的策略注重平时工作,将2剂疫苗作为常规。古巴的策略注重效率,先是通过初始强化免疫一次性为既往只接种1剂的儿童补足2剂;然后在坚持常规接种1剂的同时,每4年搞一次全国性的轰轰烈烈的强化免疫活动,为这4年里出生的、只接种1剂的儿童一次性补足2剂。这些策略殊途同归,就是保证2剂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强化免疫发源于美洲区,其实施目标是保证儿童补足2剂疫苗,而不是像中国那样让儿童反复接种。强化免疫的开展时间间隔和对象是科学确定的,只针对那些接种1剂的儿童。

 

(二) 欧洲区

【捷克】

1969年,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1975年,改为2剂策略,第2剂在第1剂后6~10个月接种;1982年,阻断麻疹传播。

【芬兰】

1982年起执行2剂麻疹疫苗策略,分别是14~18月龄和6岁;1983年~1986年,对18月龄~4岁儿童接种麻疹疫苗,还扩展到军人、11~13岁儿童、学生等;1994年,阻断麻疹传播。

【其他国家】

1980年前后,欧洲区其他国家开始常规接种麻疹疫苗,直至2004年才全部实施2剂麻疹疫苗的策略。

1994~2004年,共9个国家先后开展强化免疫。其中,英国1994年覆盖5~16岁人群,罗马尼亚1999年覆盖7~18岁人群,阿尔巴尼亚2000年覆盖1~15岁人群,吉尔吉斯斯坦2001年覆盖7~25岁人群。

2002年,世卫组织为欧洲区制订的麻疹消除策略是:①通过常规免疫保证2剂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②对积累的易感者开展强化免疫。

欧洲区总结:欧洲国家选择了美国的策略。虽然文中未详细介绍强化免疫是如何开展的,但从欧洲区执行2剂麻疹疫苗的进度和强化免疫的人群选择上,可以看出这是类似美洲区的初始强化免疫(还是补足2剂)。由于欧洲区已经执行2剂麻疹疫苗策略,所以并未开展后续强化免疫。英国、法国、德国等近年来由于受到麻腮风疫苗致孤僻症的谣言的影响,麻疹疫苗接种率下降导致麻疹爆发,但其控制策略只是呼吁漏种者补种,而不是开展中国式强化免疫;对于已种2剂疫苗者提出的接种申请,英国医生会告知不必接种。

 

(三) 东地中海区

1999年,制订了第一个麻疹消除计划,推荐策略:①加强常规免疫,提高1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②开展一次初始强化免疫;③每3~4年开展一次后续强化免疫。

1994~2009年,所有22个国家都开展过初始强化免疫,多数覆盖9月龄~14岁儿童,仅6个国家开展过后续强化免疫。

2009年,有19个国家改为2剂麻疹疫苗策略。

东地中海区由于战乱和宗教等因素,上述策略执行情况在各国之间有较大差别,整体麻疹控制难度很大。

东地中海区总结:东地中海国家最初选择了古巴的策略,其强化免疫的目的是补足2剂麻疹疫苗。目前,大多数国家改选美国的策略。

 

(四) 非洲区

1995年,博茨瓦纳等6国提出消除麻疹倡议,参考美洲区经验,提出:①保持9月龄第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95%;②开展一次覆盖9月龄~14岁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③每2~5年开展一次后续强化免疫。

2001年,非洲区提出2005年麻疹死亡较1999年降低50%的目标,策略仍是:常规免疫1剂,周期性后续强化免疫。在国际组织帮助下,13个国家开展了强化免疫,接种了6000万9月龄~14岁儿童。

2008年,非洲区再次设定2012年较2008年麻疹死亡减少98%等目标。截止2009年,46个国家中的43个开展过初始强化免疫和/或超过1次的后续强化免疫。

2008年报告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但之后不断回升,2012年达到22.7/10万的高位。

非洲区总结:非洲国家也选择了古巴的策略,其强化免疫的目的是补足2剂麻疹疫苗。由于执行不力,非洲区无法实现既定的麻疹消除目标。

 

(五) 东南亚区(不包括中国)

1985年,孟加拉、不丹、朝鲜等10多个东南亚区国家的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10%。

1990年,上述国家的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提高到80%;1990年代保持在85%以上。只有泰国提供了2剂麻疹疫苗,朝鲜提供了3剂麻疹疫苗。

1995年,不丹和马尔代夫分别针对<15岁儿童和5~14岁儿童开展了强化免疫。

1990~2002年,朝鲜针对9~23月龄儿童、不丹针对9月龄~15岁儿童、缅甸针对9~59月龄儿童开展强化免疫。

2003年和2007年,东南亚区两次提出免疫策略,主要内容是:①保证第1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80%和>90%);②努力提供第2剂麻疹疫苗并保证接种率>90%。但直到2008年,东南亚区的第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只有75%,2012年为89%。

东南亚区总结:东南亚国家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基础很差,最初只接种1剂麻疹疫苗,在世卫组织的建议下逐步改为2剂策略。在改变期间,开展过一些强化免疫,这些强化免疫应该都是初始强化免疫。由于执行不力,目前该区第1剂麻疹疫苗的接种率不高,第2剂数据未提供,但不会高于第1剂,因此该区的麻疹控制不乐观。

 

(六) 西太区(包括中国)

1990~1995年,1剂麻疹疫苗平均接种率80.8%。

1996~2002年,1剂麻疹疫苗平均接种率89.0%。

2005年,世卫组织为西太区制订了2012年消除麻疹的策略:通过常规免疫(或必要是通过强化免疫)保持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95%,并建议老挝等4个只执行1剂麻疹疫苗策略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周期性开展后续强化免疫提供第2剂麻疹疫苗。

2003~2008年,1剂麻疹疫苗接种率提高到91.6%,2剂接种率为84.2%(中国为84.1%~96.4%)。

1996~2008年,16个国家开展了强化免疫。

【韩国】

1965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

1997年,开始执行2剂麻疹疫苗策略。

2000年,麻疹爆发,多数病例无接种史或仅接种了1剂。

2001年,对8~16岁儿童开展选择性强化免疫(甄别是否已接种2剂,对未满2剂者补足2剂。结果580万目标儿童和学生中,14%已种过2剂者没有被强化免疫)。

2001年起,入学查验接种记录,保证2剂接种率>95%。

2006年,成为西太区首个消除麻疹的国家。

小结:韩国学习美国的策略,先是1剂,再改2剂。改2剂后,韩国并不想对之前只接种过1剂的儿童采取行动,但3年后的2000年麻疹疫情教训了他们。最终,韩国决定开展一次性质上等同于美洲区初始强化免疫的选择性强化免疫。为何不说是初始强化免疫?因为韩国已经执行了3年2剂麻疹疫苗策略,有部分儿童已经接种过2剂疫苗。为了避免这些儿童被接种第3剂疫苗,所以是选择性强化免疫。韩国的这种做法,即科学又达到了消除麻疹的目标,非常值得中国学习。我本人于2009年参加世卫组织带队的韩国消除麻疹考察团,对韩国如果消除麻疹非常了解,写过一篇专门的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54c650100l6aj.html。

【日本】

1978年,开始接种麻疹疫苗,只安排1剂;截止1994年,接种率仅为65%左右。

1989~1993年,将麻疹疫苗由“必须接种”改为“建议接种”,接种率走低;2001年,1岁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仅为50%,2岁儿童为83%。

2006年,开始执行2剂麻疹疫苗策略。

2007-2008年,日本发生大规模麻疹爆发疫情,导致至少91说大学、56所中学关闭。

2008年,日本制订了一个为期5年的临时性滚动式强化免疫计划:每年针对初中一年级(12~13岁),高中三年级或同龄人群(17~18岁)接种麻疹疫苗。通过对“婴幼儿的2剂麻疹疫苗+滚动式强化免疫”策略,日本麻疹发病率持续下降,从2008年的85.5/100万降至2009年的5.5/100万,2013年为1.1/100万。

小结:日本是所有发达国家中,预防接种策略最保守的国家。日本学者自己指出:“就麻疹疫苗免疫来说,日本只能算一个发展中国家”。很难想像,日本直到2006年才执行2剂麻疹疫苗的策略。不过,日本在经历2007~2008年麻疹大爆发的教训后,立刻开展了行动。其为期5年的滚动式强化免疫,就是一种拉长执行期限的初始强化免疫,其实质相当于给7~18岁儿童青少年接种1剂麻疹疫苗。这些儿童青少年要么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要么只接种了1剂。同韩国一样,日本在强化免疫策略上恪守补种原则,绝不反复接种超过2剂。即便如此,日本目前的麻疹发病率基本达到消除的目标。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两国的消除麻疹策略基本一致。

1971年,给15月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1975年提前至12月龄接种。

1993年,采取2剂麻疹疫苗策略,第2剂安排在10~16岁。由于2剂之间间隔太久,仍时有麻疹爆发。

1998年,将第2剂提前到4~5岁,并很快定为4岁。

1998年,对5~12岁儿童开展强化免疫。

2001年,在18~30岁就诊病人中开展麻疹疫苗接种。

2005年以来,麻疹发病率<1/100万,达到消除目标。

小结: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虽然采取了2剂麻疹疫苗策略,但间隔太久导致疫情控制不利,不得不将第2剂提前到4岁。为了给≥5岁只接种了1剂的孩子补足第2剂,其1998年开展的其实是初始强化免疫。2001年其开展的对≥18岁就诊病人的接种,也是为了使这些当年只接种过1剂疫苗者补足2剂。

【中国】

1978年,开始常规对8月龄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

1986年,采取2剂麻疹疫苗策略(8月龄,7岁),并改用效果更好和有效期更长的冻干麻疹疫苗。

1998年,中国制订策略,要求甄别低接种率地区,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广西从1999年开始对高危县开展非选择性强化免疫(也就是一刀切强化免疫)。

2005年,第2剂麻疹疫苗从7岁调整到18~24月龄。

2006年,卫生部印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策略:①以县为单位,保持2剂麻疹疫苗接种率>95%,并提高及时率;②一次性完成2~7岁儿童第2剂麻疹疫苗接种;③适时开展初始强化免疫,覆盖8月龄~14岁儿童,后续强化免疫覆盖8月龄~4岁儿童;④加强接种率监测,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⑤严格入托入学接种记录查验,对未种儿童补种。

2004~2009年,27个省先后开展强化免疫。25个省开展针对8月龄~14岁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其中5个省还开展了后续强化免疫;2个省开展了针对8月龄~6岁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上述省攻击接种1.898亿儿童。

2010年,全国统一开展强化免疫,6个省的目标人群为8月龄~14岁,3个省为8月龄~6岁,其他省为8月龄~4岁儿童,全国共接种1.034亿儿童。

2012年底,麻疹疫情反弹,消除麻疹的目标失败。未到接种年龄的儿童(<8月龄)和成人病例比例超过50%。

亚洲区总结:韩国和日本原来都是执行1剂策略,在改2剂策略时不得不开展初始强化免疫以使既往接种1剂者补足2剂。中国1986年起即开始执行麻疹疫苗2剂策略,比绝大多数国家都早。前面的分析已经清晰地显示,采取1剂策略的国家才需要同时使用初始强化免疫和周期性的后续强化免疫,以保证当前儿童青少年都接种满2剂;由1剂策略改2剂策略的国家,只需要进行1次初始强化免疫让既往只接种1剂的儿童接种满2剂。中国假如要开展强化免疫,也应该是在执行2剂策略后不久(即1986年后)就开展针对8月龄~14岁儿童的初始强化免疫,并无需开展任何后续强化免疫。现实却是:中国迟至2004年才开始大规模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和周期性后续强化免疫,完全无视1986年起就执行2剂麻疹疫苗策略这样一个重要前提。中国2004年起开展的初始强化免疫也好,后续强化免疫也好,都是采取一刀切策略,其对象已经完全是接种过2剂或更多剂的儿童。仅从公布的强化免疫数据来看,2004~2010年一共强化免疫2.932亿人次。这些强化免疫剂次加上常规免疫的2剂以及自费接种的麻腮风疫苗等,导致中国儿童平均接种麻疹疫苗高达5剂。中国儿童绝对是世界上接种麻疹疫苗次数最多的,没有之一。但这么高密度的接种,中国的麻疹消除目标并未实现。

 

全文总结:回顾世界各国与麻疹的斗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①消除麻疹,最重要的是保证2剂疫苗的高水平接种率;

②需要开展初始强化免疫的是那些从1剂策略改为2剂策略的国家,需要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周期性后续强化免疫的是那些坚持常规免疫只接种1剂的国家;

③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任何国家,在开展强化免疫时均努力避免给已经接种2剂者反复接种,韩国和日本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④中国早在1986年即执行2剂策略,却迟至2004年起针对婴幼儿和青少年开展初始强化免疫和周期性后续强化免疫。这些强化免疫绝大多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象完全是已经接种过2剂或更多剂的儿童,并最终导致中国儿童平均接种5剂麻疹疫苗,成为世界上接种麻疹疫苗次数最多的人群。即便如此,中国的麻疹疫情还发生强烈反弹,2020年以内看不到任何能消除麻疹的迹象,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⑤中国儿童不需要任何一刀切式的强化免疫,需要的只是把2剂麻疹疫苗按时接种上。中国政府如果对世界做出了消除麻疹的承诺,就应该应该提供各方面保障,让中国儿童有机会接种2剂麻疹疫苗,让接种医生能够安心去做好漏种儿童的查漏补种;如果无法提供这种保障,就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无法消除麻疹,因为这不符合国情。千万不要因为承诺了就必须做秀,而中国特色的强化免疫则成为这种作秀的工具。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