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经迷路后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适用于瘤体主要在脑桥小脑三角,直径小于2.5cm的中、小听神经瘤病列(图9.3.3.3-1)。此法可保存迷路结构,有利于保存残余听功能。但此法有术野窄小、术中不能首先找到和保护面神经等缺点,且不适用于乙状窦前移的病例。
手术效果
1.切口 作患侧耳后沟后方弧形切口,深至皮下。将皮瓣向前分离至耳后沟一线,并掀向耳廓。如图切开肌筋膜及骨衣,深至骨面。沿骨面分离,直至骨性外耳道口的后缘,露出乳突尖、耳道后上棘及颞线,将皮肤与肌筋膜瓣向前方牵引,即可暴露出乳突皮质骨面 。(图9.3.3.3-3)
2.切除乳突气房 以耳道后上棘为标志,将乳突皮质及气房全部切除。前方保留耳道后壁一薄层骨板,以鼓窦入口和面神经垂直段为前界;上方以颞线为界,与天盖取平;后、下方以乙状窦为界,充分清除窦脑膜角、坚角及乙状窦周围气房,开放乳突尖,显露下述标志:①鼓窦入口的钻骨窝、钻骨体部及面神经乳突段上端骨管;②外半规管隆起及前、后半规管骨性隆起;③乙状窦骨壁;④二腹肌嵴的前端,面神经管乳突段的下端标志(图9.3.3.3-4,9.3.3.3-5)。
3.小心磨薄并切除乙状窦的骨板,以便术中将窦壁轻轻压下,以扩大迷路后与乙状窦前之间硬脑膜的视野。
4.切除曹氏三角区(Trautmann's Triangle)的骨质 在保存后半规管完整性的前提下,切除其与乙状窦之间的骨板,显露上起岩上窦、下至颈静脉球窝的一片颅后窝硬脑膜(即岩骨后方硬脑膜),按水平半规管向后作延长线,其下方脑膜颜色浅黄处为内淋巴囊的位置(图9.3.3.3-6)。
5.切开颅后窝前壁硬脑膜 沿岩上窦下缘与乙状窦前缘约2mm距离处做弧形切口,后下绕过内淋巴囊,做成一个半圆形的脑膜瓣,翻向迷路侧,即可显露脑桥小脑三角池。可看清小脑半球侧面与岩骨后面的界限(图9.3.3.3-7)。
6.显露并切除肿瘤 循岩骨后面进入,将小脑半球轻轻向后推移,即可进入脑桥小脑三角池。在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和放出脑脊液30~50ml后,角池慢慢扩大,即可在内耳道口部看到近圆形之肿块,被膜上有由前向后走行之血管(图9.3.3.3-8)。
用双极电凝器处理肿块表面血管,切开被膜,即可行囊内切除或用吸引切割器、超声吸引器(CUSA)使瘤体缩小,然后再分离周围组织,将囊壁一并切除。此时应注意被挤压变形的面神经常与被膜粘在一起,有时很难分开,以致只有将部分囊膜保留方能保存面神经的连续性(图9.3.3.3-9)。
7.连续缝合硬脑膜关闭术腔 充分冲洗术腔,经摒气证实无出血,即可缝合硬脑膜切口。宜选用坚韧无创缝线,连续缝合。若脑膜有缺损,可将筋膜片夹缝其间,用小骨块和骨蜡严密封闭鼓窦入口及残存气房,取皮下脂肪组织及乳突骨屑充填乳突腔。皮肤切口对位缝合,局部加压包扎,不必放引流条(图9.3.3.3-10)。
麻醉方法
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呼吸、心律、血压实施连续监测。
2.病人进入全麻后,安放及调试面肌电图及ABR测试设备,以便在术中进行面神经及脑干功能监测,避免手术损伤。
3.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便维持麻醉、静脉给药及准备给液体和输血之用。
4.病人平卧头转向健侧,或向健侧卧位,使术耳向上。麻醉机、面部肌电图及ABR监测仪放在病人健侧身旁,手术显微镜立于病人头部健侧。
5.术者在头部患侧,助手在病人头端(图9.3.3.3-2)。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切除乙状窦表面及曹氏三角骨板和切开硬脑膜时,必须避免损伤乙状窦及岩上窦,尽可能保护内淋巴囊。
2.分离和切除肿块时,要注意保护小脑表面软脑膜的血管及汇入岩上窦的岩静脉。岩静脉常在小脑幕下方的前部进入岩上窦,管壁薄,内径较大,容易撕脱和难以用电凝法止血,亦无法结扎,若发生损伤,需用银夹子止血。
3.封闭鼓窦入口和残存气房,是杜绝脑脊液耳鼻漏的关键,要求严密牢靠。
术后处理
术后按病重处理,24~48h内对生命体征进行不间断地监护。3~5d内实施一级护理。严密观察瞳孔、眼震、表情肌及肢体活动有无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颅内出血、脑水肿及脑脊液漏等)。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