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术适用于:
1.双耳全聋或听阈在90dB以上的感音性聋。
2.语后聋成年病人或1.5岁以上语前聋儿童。
3.耳蜗微音电位消失,内耳无先天性畸形。
4.情绪稳定,智力正常,能配合术后语言训练者。
5.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手术效果
1.切口
包括耳后切口和颞部切口,先在耳后作弧形切口,切口距耳后沟2.0~2.5cm,下至乳突尖,上平耳廓附着处上缘,深达筋膜浅面,向前向后分离皮瓣;再在皮肤切口后方切开筋膜、肌肉和骨衣,深达骨面,其上、下分别平颞线下缘和骨性外耳道下壁(图9.3.5.3-1)。
2.分离
用剥离器沿骨面向前向后分离,向前显露外耳道后上嵴和骨性外耳道后壁外缘,向下暴露乳突尖前缘,向上显露颞线,向后应分离至顶切迹与乳突尖连线及颞骨后上颅骨面(图9.3.5.3-2)。
3.将乳突轮廓化
同“乳突根治术”。尽可能将骨性外耳道后壁磨薄,但不得磨破,避免外耳道软组织暴露于术腔(图9.3.5.3-3)。
4.开放后鼓室外侧壁
在面神经垂直段起始部前方、砧骨窝下方和鼓索神经后内方用密纹钻头和钻石钻头磨除骨壁,开放后鼓室外侧壁,显露圆窗龛、锥隆起、前庭窗龛及鼓岬后缘(图9.3.5.3-4)。用1mm钻石钻头在蜗窗龛前下缘钻孔,开放耳蜗底及鼓阶外壁,进入鼓阶,以便放入人工耳蜗的作用电极。
为防止误伤面神经,最好先磨出面神经管垂直段的轮廓,再磨除其前方后鼓室外侧壁,显露圆窗龛,可先磨除砧骨窝下方,外半规管隆突前外方面神经管垂直段起始部外侧骨壁,直到显露面神经管轮廓,最好不要开放骨管,以免引起面瘫。
5.磨出容纳接收器的骨窝及通过电极的隧道
按接收器大小,在耳廓上缘后上方的颅骨上磨出骨窝,容纳接收器,最好保留薄骨片与硬脑膜分隔,骨窝两侧各钻孔2个,以便引线固定接收器,在此骨窝下方磨出一沟槽通入乳突腔,以便电极由此通过。
6.安放接收器和电极
将两电极自沟槽通入乳突腔,将接收器放入骨窝内,作用电极自后鼓室放至蜗窗龛前下方鼓阶外侧骨孔,导入鼓阶,用电极爪徐徐向鼓阶内送入,直至要求的深度,用肌肉或筋膜封闭电极周围孔隙并固定电极。作用电极放入鼓阶后,应开机检测其功能状况,如有异常,应调整作用电极,使之达到要求。非作用电极穿过颅骨沟槽后又转向前上,放置在颞骨骨膜与骨板之间。
7.缝合包扎伤口
外耳道用碘仿纱条填塞,伤口覆盖无菌纱布,绷带单耳包扎(图9.3.5.3-5)。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病人平卧位,头偏向对侧。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在开放后鼓室外侧壁时,向前不得磨破外耳道壁,以防感染;向后不得损伤面神经垂直段。
2.在磨除容纳接收器的骨窝时,不应损伤硬脑膜,以防颅内感染。
3.作用电极放置在鼓阶内,要注意插入方向,否则易引起蜗内损伤,左耳应顺时针方向、右耳应逆时针方向导入。深度以将作用电极全部导入鼓阶为宜。夹持或导入电极时不得破坏其绝缘层,以免损伤电极,造成电极失灵。
4.接收电极放置部位以耳廓边缘后外上方为宜,避免侧卧时耳廓受压疼痛。
5.术中应彻底止血,接收器植入后,不得使用单极电凝止血,以免损坏人工耳蜗。
6.如无出血,术腔可不放橡皮引流条,如要引流,引流条应放在乳突尖部,不得靠近电极,以免抽出引流条时使电极移位。
术后处理
卧床休息;大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给予镇静止痛及止血药;术后第2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引流条在3d内抽出;外耳道纱条7~10d取出,7d拆线,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并开始听力训练。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