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桡尺骨近端外旋截骨术适用于:
1.先天性单侧或双侧桡尺骨融合,其前臂旋前畸形超过60°者。
2.先天性单侧桡尺骨骨性连接,系优势侧者,其前臂旋前畸形<60°者也可手术矫正。
手术效果
1.切口
沿尺骨近端1/3背外侧骨嵴的桡侧,纵行切开皮肤及深筋膜,长约5~7cm。
2.显露和截骨
分离肘肌、尺侧腕伸肌间隙和旋后肌,纵行切开骨膜,并做骨膜下剥离显露桡尺骨融合处。继之,在其桡尺骨融合处的远端部分设计相互平行、相距1cm的桡尺骨横行截骨线(图12.24.4.1-3)。
用骨刀或电动骨锯,沿截骨线截断桡尺骨并切除1cm长的骨块,使前臂血管神经松弛,可避免在旋转截骨远端时,血管神经受到牵拉和扭转性损伤。然后,将截骨远端的桡尺骨一并旋后,单侧者保留10°~20°的旋前位,而双侧畸形者,其优势侧保留20°~25°的旋前,选一枚粗克氏针经尺骨鹰嘴、截骨端和尺骨干髓腔内固定(图12.24.4.1-4)。如果不能或不允许截除一段桡尺骨时,只做单纯桡尺骨截断时,手术中不宜立即旋转前臂至理想的位置,应于术后7~10d再次麻醉后缓缓旋转前臂至理想位置。
3.闭合切口
放松止血带,彻底止血并分层缝合切口。
麻醉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仰卧位。患肢置于手术床旁的手术桌上,并在上臂近端上气囊止血带。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处理
桡尺骨近端外旋截骨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用上肢石膏前后托外固定,维持屈肘90°、前臂旋前10°~20°固定。
2.密切观察手部血运和桡动脉搏动,一旦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应立即解除石膏前后托,将前臂逐渐旋前,直至桡动脉搏动正常,再用石膏托固定,1周后再将前臂逐渐旋后至矫正的位置。由于有克氏针固定截骨处,因此上述操作不会造成截骨处的移位。但应在臂丛麻醉下进行。
3.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继续上肢管型石膏固定至骨愈合。
血管神经损伤是本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矫正畸形的主要障碍。一旦出现,应立即将前臂旋前至术前水平,防止产生严重后果。采取短缩截骨有助于防止此并发症。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