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手术效果
1.切口
采用前外侧入路或Bikini切口,显露髋关节。
2.显露髋臼外缘并预制骨槽
当显露股直肌近端后,钝性分离其直头和返折头,注意将后者在前侧与肌肉连接处切断,保留髋臼后缘的止点,并将其放置到髋臼后侧,以后用于固定植骨条,或将增厚的关节囊削薄,利用关节囊形成长方形的条索,保留其后侧与关节缘相连,作为固定植骨条的材料。继之,用探针确定髋臼前外侧缘,紧贴髋臼关节软骨的上缘,从前向后设计和确定形成骨槽的部位。先用直径4.5mm的钻头在预制骨槽的部位连续钻孔,其深度在1cm左右,然后沿着髋臼上缘的骨孔,用尖嘴咬骨钳咬除骨皮质和松质骨,形成一深1cm、宽0.5cm的骨槽(图12.30.1.5-1)。
3.切取植骨条及植骨固定
沿髂骨外板、髋臼上缘预制骨槽的近端,用弧形骨刀切取长2.5cm、宽1cm的长方形或矩形骨条,此骨条由骨皮质和松质骨组成,注意保留髂骨内板(图12.30.1.5-2)。
4.植骨
在切取的植骨条中选择厚0.1cm、宽1cm及适当长度的骨条,将一凹面向下,置于关节囊表面,并将植骨条的一端插入骨槽中。然后,将较厚的植骨条,沿着髋臼方向,即与第一层呈直角放置在第一层植骨条的表面,再把股直肌的返折头或关节囊条索,从后向前覆盖在第二层植骨条的表面,拉紧后缝合到股直肌的近端或植骨条前缘的关节囊上,起着固定作用。最后,将碎骨片堆放在植骨条的表面,促进植骨条与髋臼上缘的融合(图12.30.1.5-3~12.30.1.5-5)。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病儿取仰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切取植骨条时,切忌穿破髂骨内板,以免引起骨盆变形。
2.髋臼上缘开槽的定位要求准确,理想的开槽部位,应紧贴髋臼关节软骨的顶部。如此槽过高,所扩大的髋臼将失去拱形结构,但过低有损伤关节软骨之虞。必要时在电视透视下定位。
3.植骨条向髋臼外缘延伸的长度,应该依据术前正位X线片所测的CE角确定,一般要使CE角达到35°左右。同时,还要注意植骨条不可过于向前,避免所扩大的髋臼妨碍屈髋活动(图12.30.1.5-6)。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