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背阔肌和大圆肌移位术适用于:
1.臂丛神经上臂型损伤后,遗留肩关节内旋内收畸形,其主动外旋<20°、外展<60°。但被动外旋外展活动接近正常。
2.背阔肌和大圆肌肌力正常,肌力3级以上。
3.年龄>2岁者。
手术效果
1.切口 沿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间隙做纵行切口,长约8cm。切口近端应起自冈下肌肌腱止点处,以便清楚地显露肩袖。切开皮肤及深筋,分离三角肌和肱三头肌长头间隙,并把其牵向两侧。注意仔细操作,切勿损伤桡神经、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图12.36.3.2-4)。
2.在肱三头肌长头外侧,寻找背阔肌和大圆肌肌腱,并在其上点处切断。继之向肌腹侧稍加游离,把它们从肱三头肌长头前方拉出,置于该肌的后面(图12.36.3.2-5)。
3.沿三角肌后缘向近端分离,显露肩袖即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止点腱,于该腱近肱骨处做两个纵形切口。两切口间保留1.5~2.0cm的完整肌腱(图12.36.3.2-6)。
4.将肩关节充分外展外旋,把背阔肌和大圆肌肌腱穿入肩袖近端纵切口,从远端切口拉出并与自身缝合固定。使背阔肌、大圆肌由内旋内收功能转变成外旋外展作用。最后分层缝合切口(图12.36.3.2-7)。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仰卧位,但术侧肩下须垫枕抬高。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36.3.2-1~12.36.3.2-3)。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在分离肱三头肌长头和三角肌后缘间隙时,务必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其深面的桡神经和四边孔内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
2.当分离三角肌后缘的近端后,如仍不能满意的显露肩袖,可将三角肌在中后1/3处做纵行切开并牵向两侧,能更好地显露肩袖。再把背阔肌和大圆肌肌腱通过三角肌后1/3肌纤维深面,固定到肩袖上。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