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Winter前路和后路凸侧半骨骺阻滞融合术适用于:
1.病人年龄<5岁。
2.脊柱侧弯呈进展型。
3.侧弯<60°。
4.侧弯<6个节段。
5.凹侧具有生长潜力。即使凹侧停止生长,前路与后路融合也获得良好效果。
6.无病理性后凸或前凸。
手术效果
1.前路入路
可根据融合节段决定。侧弯显露后,分别在前路和后路插入钢针或其他标记物,在电视X线机的屏幕上观察到。一旦确定了适当的部位,切开椎体前骨膜,向前分离至前纵韧带边缘,向后至椎弓根基部(图12.29.2.2-1)。在椎间盘上下缘切开纤维环,去除髓核的浅表部分。仔细去除在儿童很厚的软骨板,至少去掉骨骺的1/3,但绝不要超过一半。软骨板去除后,用刮匙去除皮质骨板。在椎体的侧面开槽(图12.29.2.2-2),将自体肋骨块植入槽中。使用松质骨增加自体肋骨的体积。如果无自体肋骨,可用髂骨或骨库的库存骨。
2.后路入路
包括标准的单侧骨膜下显露融合区(图12.29.2.2-3)。切开椎间关节,去除所有的小关节软骨,去除拟融合处全部骨皮质并植骨。
3.固定
手术完毕后迅即用Risser石膏固定。
麻醉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人侧卧位,凸侧向上。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后路手术入路是一个标准的骨膜下显露方式,但通常在侧弯的凸侧。
2.融合术应该对整个侧弯范围内的椎体,而不是仅对侧弯顶端椎体进行骨骺固定融合术。
3.术中定位要准确,不能准确定位融合将使结果很差。
术后处理
Winter前路和后路凸侧半骨骺阻滞融合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在融合牢固以前,进行严格的脊柱制动,通常至少需要术后6个月。
2.根据需要更换石膏。
3.随访至生长发育结束期。
1.术后可加重脊柱后突畸形。
2.脊髓损伤 引起损伤的原因:①结扎腰横血管时部位不当引起脊髓缺血;②切除椎间盘时误伤脊髓;③安放椎体螺丝钉时误入椎管。
3.膈疝 关闭切口时横膈角游离部分未加固定缝合。
4.椎体碎裂 由于螺丝钉的位置不当所引起。
5.金属绳两端钢丝张开,尖锐的钢丝断端可以刺伤其附近重要组织器官。
6.假关节形成 多发生于僵硬的麻痹性侧弯畸形,Dwyer报道此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50%,故强调僵硬的麻痹性侧弯要加用脊柱后路融合。
7.急性肺功能衰竭 手术切口及侧弯的矫正均可累及胸腔容积及肺活量,容易发生急性肺功能衰竭。多数学者认为,对于术前病人肺活量和最大呼吸量已降低40%者,则术后并发急性肺功能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故强调术前肺功能训练。
8.其他 可能还有气胸、血胸、吸入性肺炎及肠麻痹并发症等。
9.植骨未融合,假关节形成。
10.融合部位弯曲,可能出现“曲轴”现象。
11.术后前几年效果良好,但在生长快速期可能有侧弯加重。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