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松解术适用于臀部触及臀大肌挛缩带并影响髋关节在中立位屈曲者。
手术效果
1.切口
沿臀大肌挛缩带方向做臀部斜行皮肤切口,直到股骨大粗隆下方3~4cm处(图12.40.2-3)。
2.臀肌挛缩带松解
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臀大肌挛缩带及其周围组织,将其与周边正常肌肉分离。此时术者握住病儿的下肢,做患侧髋关节屈曲、内收和内旋活动,观察挛缩带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用大弯钳自该挛缩带下方挑起,在靠近股骨大粗隆处切断并切除2cm左右纤维性挛缩带组织(图12.40.2-4,12.40.2-5)。
为了防止术后挛缩带再粘连,再次重复上述髋关节活动,如果没有活动受限,则结束手术。如果活动仍有受限,则要松解臀大肌连接于阔筋膜张肌的膜性止点,即在股骨大粗隆处切断阔筋膜。如还不能解除症状,则应考虑做臀大肌止点腱“Z”形延长术。
3.关闭切口
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彻底止血,逐层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4.放置引流
若臀肌松解广泛或渗血较多时,应放置橡皮引流条,以防止术后发生血肿。
麻醉方法
基础麻醉加硬脊膜外麻醉,侧卧位,患侧在上,便于术中检查臀肌挛缩带是否松解彻底。如为双侧,则完成一侧手术后更换体位,另一侧在上。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双侧臀大肌挛缩带的松解一定要分侧进行,便于术中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在分离切断臀大肌内纤维性挛缩带时,一定要辨认清楚位于该肌下方的坐骨神经,要分清层次,切不可盲目伸入钳子将坐骨神经连同病变组织一同挑起切断。必要时先将坐骨神经解剖出来再切断挛缩带。
术后处理
1.术后双下肢伸直位并拢固定7d,术后2周拆线。
2.放置引流条者于术后48h拔除。
3.2周后鼓励病儿下蹲活动并辅以理疗或体育疗法。
1.挛缩带松解不彻底
多发生于术中采取俯卧位,难以检查髋关节的活动范围,遗留部分纤维挛缩带未得到松解。
2.切口内血肿
臀肌挛缩带范围广泛而深,松解切除挛缩带后臀大肌内遗留死腔,术后包扎不紧或术中止血不彻底,又没有放置引流条,容易发生切口内血肿。术中放置引流条可减少血肿发生机会。
3.切口感染或裂开
术后下地活动过早,容易使缝线断裂,拆线过早也容易使切口裂开造成感染,如切口内血肿处理不当则容易发生感染。
4.皮肤切口瘢痕疙瘩
有一部分病儿术后发生切口瘢痕疙瘩,局部隆起、瘙痒,甚至影响髋关节活动。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