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骨科

单臂外固定架股骨干延长术

适应证

单臂外固定架股骨干延长术适用于:

1.先天性或后天性所致肢体短缩畸形,肢体短缩>3cm者。

2.手术适宜年龄为10~12岁,如果采用骺板延长者,则应在接近发育成熟时进行,即骨龄达14岁左右。

3.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功能良好,肌力在Ⅳ级以上或者下肢骨延长后,有条件调整肌力平衡者。

手术效果

1.首先置入最近端的半径针。它应紧靠小粗隆下方,通过X线透视在大腿上面临时放置的细克氏针来确定小粗隆平面。在小粗隆平面的大腿外侧皮肤切1个小切口,切开皮肤和阔筋膜,然后换用大止血钳顿性分开深层的肌肉到达股骨。把钻头导向器套入半径针导向器,将二者一起通过该孔放到股骨外侧中心,保持导向器与股骨干垂直并将导向器的固定齿敲进骨皮质。用直径4.8mm的钻头先钻透近侧骨皮质,然后将钻头向前顶到对侧骨皮质,此时调整钻头阻挡器只允许钻头再进5mm,继续钻透对侧骨皮质。取出钻头和钻头导向器,将合适长度的皮质骨半径针用T形扳手拧入(第1根针也可用松质骨半径针,但不如皮质骨半径针牢固),穿透对侧皮质骨后,再拧6~8个半圈即穿透对侧皮质骨2个螺纹即可(图12.44.2-5A~E)。

2.将配套模板上最近端的孔,夹住上述导向器及其内的半径针,将模板平行于股骨干放置,通过模板上的孔确定最远半径针的进针点(图12.44.2-6A),同法置入最远端的皮质骨半径针。同法置入其余两根皮质骨半径针(图12.44.2-6B),每根半径针置入后,应将半径针导向器暂时留在模板内,以确保全部半径针的对线。在低龄儿童或延长距离不长,每侧2根半径针足以;而在大龄儿童或青少年,每侧应置入3根,以避免延长过程中的成角畸形。

3.截骨  当全部半径针置入后,取掉模板,开始截骨。截骨平面应选择距近端最下面的半径针以下最少1cm;采用大腿前外侧一纵形4cm皮肤切口,通过股直肌和股外侧肌间隙显露股骨干。纵行切开骨膜,做骨膜下环形剥离股骨,在股骨上沿预计截骨线钻一排孔。虽然保留髓腔内的血运是十分重要的,但在骨愈合方面与从前侧骨皮质向后通过髓腔钻透后侧骨皮质没有区别,这不仅极大地简化了截骨操作,同时还避免了用骨刀截断后侧皮质骨造成骨折通向邻近半径针孔的并发症。为了避免钻头钻入过深损伤股深动脉,如前所述,可以使用钻头阻挡器。骨孔全部钻完后,用骨刀将上述骨孔逐一凿通,完成截骨(图12.44.2-7)。

为了验证截骨是否彻底,可手持远、近端半径针并旋转,同时观察截骨端。另一方法是装上延长器,调整延长器使截骨端稍有张力,然后再用骨刀截骨,截骨完成时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或者用透视证实。截骨完成后,将切开的骨膜靠拢间断缝合,关闭切口。有些术者认为,血肿有利于骨痂的形成,故不主张放置引流。

4.将外固定架安装在半径针上,延长杆应与股骨干保持平行。

麻醉方法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采用仰卧位,患侧臀部用沙袋垫高30°,膝关节下方用治疗巾垫高(图12.44.2-4)。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在置入半径针时,一定要使用配套的模板和两种导向器,每置入一根半径针,应将其导向器一并留在模板内,直到全部半径针置入完毕。以确保其与股骨干垂直和相互成一条直线。

2.安装外固定架时应注意将延长杆的锁钮朝向外侧、固定半径针的锁钮朝向上、延长-加压杆朝向上、延长钮孔朝向病儿头侧、万向轴凸轮上的箭头标记朝向上(图12.44.2-8)。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