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骨科

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同种骨段移植重建术

适应证

股骨远端骨肿瘤切除同种骨段移植重建术适用于:

1.股骨远端具有侵袭性的良性骨肿瘤。

2.股骨远端外科分期ⅠA、ⅠB和ⅡA的恶性骨肿瘤。

手术效果

1.切口

根据肿瘤位置,采用外侧、前方或内侧入路,保留髌腱和部分股四头肌,股中间肌应予切除。现以内侧入路为例加以描述。

皮肤切口起自胫骨结节内侧,向近侧经膝关节止于大腿内侧预计截骨平面的近侧。活检切口应包括在切除范围内。将皮瓣先后剥离,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和隐神经分支。切开深筋膜,向两侧剥离,显露缝匠肌(图3.1.3.3-3)。

2.游离保护股动、静脉

游离缝匠肌并向后方牵开,其深部即为内收长肌腱,在内收肌结节附近将其切断;此时可见深部的股动、静脉及隐神经。屈曲膝关节,切断附丽于股骨髁部的腓肠肌内外侧头;仔细游离保护股动、静脉和腘动、静脉(图3.1.3.3-4)。

3.确定截骨长度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和X线片确定骨切除长度,通常应超出X线片上病变范围3~5cm。切断股内侧肌在股骨内后侧的附丽点,注意结扎股动、静脉的分支。

4.瘤段切除

在已确定的截骨平面环形切断骨膜,向两侧稍做剥离,然后用电动或气动锯在股骨干做横形或梯形截骨。用持骨钳夹住股骨远侧断段并向上牵开,自骨膜和肿瘤包膜外向膝关节游离,切开髌上囊后再沿关节间隙切开关节囊,尽可能保留关节囊,不可损伤半月板。此时肿瘤及股骨远端即被切除,须彻底止血。取近段髓内组织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肿瘤细胞(图3.1.3.3-5)。

5.骨段移植

切除肿瘤骨段后测量所切除骨的长度,选择合适带关节软骨的同种骨段,修削冲洗,置于缺损部位(图3.1.3.3-6)。

6.缝合与固定

用不吸收缝线做水平褥式缝合修复关节囊。一般先缝合后关节囊,暂不打结,待全部缝线贯穿后再逐一打结,然后用细钢丝重新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及前、后交叉韧带,最后缝合关节囊前部。选用粗细合适的髓内钉,固定骨段,受体骨与移植骨断面用自体松质骨粒植骨。腓肠肌内外侧头重新附丽于植入骨的相应部位。用等渗生理盐水、抗生素冲洗伤口后,放置负压吸引管于伤口深部,关闭伤口(图3.1.3.3-7)。

麻醉方法

选用硬膜外麻醉、长效腰麻或全麻。仰卧位,膝关节微屈。使用充气止血带。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在显露股骨干和肿瘤之前须细心游离保护腘动、静脉。有时肿瘤较大,压迫腘动、静脉使其隆起或与其粘连,此时应特别仔细操作,切不可损伤腘动、静脉。

2.显露肿瘤时注意结扎股动、静脉和腘动、静脉的分支。

3.髓内固定不可过松,应选择内锁髓内钉固定。骨断端对合必须紧密。

4.必须妥善修复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和关节囊,否则术后膝关节将不稳定。

5.整个手术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术后处理

1.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1~2周,然后口服抗生素1~2个月。

2.髋人字石膏固定髋、膝、踝关节于功能位,术后8~12周拆石膏进行不负重功能锻炼。

 

1.感染  多发生于手术后1~2个月。有时先有稀薄液体渗出,说明植骨吸收液化,有时可在渗出液中培养出细菌。一旦发生感染,骨段移植术即告失败。

2.关节不稳,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面塌陷。此类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术后2~3年。术后1年时,关节软骨已完全退变、剥脱或纤维化。

3.内固定松动和骨折。

4.肿瘤复发。一旦发现局部软组织或骨内肿瘤复发,应即行截肢术。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