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骨肿瘤截肢术适用于:
1.四肢的良性肿瘤局部切除后多次反复者。
2.临床表现、组织活检或X线检查有恶变倾向者。
3.肿瘤已使肢体完全丧失功能者。
4.一般尚无远处转移的四肢恶性肿瘤,限于条件,不能用保肢治疗方案者。
5.四肢晚期恶性肿瘤严重肿大,膨胀、剧痛,严重水肿、有破溃危险,或并发病理性骨折,甚至已发生肺部转移。病人难以忍受极大痛苦和长期体力消耗者。
6.骨巨细胞瘤如已引起肢体功能严重丧失,或经关节切除之后,无法施行功能重建术者。
手术效果
1.切口 首先要保证能彻底切除肿瘤,保留足够覆盖的皮瓣,选留的皮瓣一定要完好,无充血怒张的静脉和水肿,离肿瘤最少8cm以上为宜。
2.血管的处理 皮肤切开翻开后,最好是通过肌间隔先显露最主要的血管,先钳夹切断和结扎静脉,然后结扎动脉。这样可减少远端瘤区的血液反流以及瘤细胞流入沾污手术区。大的血管切断后的近段端应结扎和缝扎各一针,远端血管可结扎一次,其他较细小的血管也应一一止血结扎完善。
3.神经干的处理 大的神经干和血管束有时与肿瘤居于同一间室内,虽不一定已受到恶性肿瘤的侵犯,神经干的切断平面应高于截骨平面3~4cm,可用1%普鲁卡因封闭或用95%乙醇注射切断端后,令其自然回缩至软组织中,使之以后如形成神经瘤也不致在切口的瘢痕组织中受压迫,导致安装假肢后引起疼痛。
4.肌肉的处理 肌肉的处理很重要,正常的肌肉切断平面应低于骨截断平面2~3cm,如系与恶性肿瘤同一间室或肿瘤已穿破骨质进入间室的肌肉,外观虽未发现异常,也应警惕,最好向上游离至其起点处和肿瘤一起完整地切除,并注意有无卫星灶或跳跃性瘤灶的存在。如有冷冻活检的条件,对不同间室肌肉的断面都应选择性的进行冷冻活检,如有可疑应立即改变原手术方案为更高平面的截肢。在肌肉缝合时,应将相对抗肌及其肌膜缝合覆盖残骨端,使截肢断端呈圆锥状,为此,个别肌肉可让其自然回缩,但一定要注意勿使骨断端肌肉覆盖过少,造成骨端与皮肤瘢痕性粘连,遗留残端长期疼痛。
5.锯骨平面与处理 对原发性骨肿瘤截肢的平面应参考X线所示肿瘤所侵犯区域在最少5~8cm以上的正常骨质平面锯断,并将断面骨髓腔进行仔细观察有无异常,并取组织立即做冷冻切片检查有无瘤细胞浸润。骨膜切断的平面应与骨干的切断面齐平。如切除骨膜过多,将形成裸露骨的骨质萎缩。如发现骨膜明显增厚等异常是高度可疑现象,应切取送冷冻活检。在小腿截肢中,腓骨锯断的平面应高2~3cm,否则腓骨断端突出,将妨碍安装假肢,而且长期不舒适。
6.移除肿瘤端肢体后,应将残端进一步结扎止血,然后放松止血带再结扎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创面。如为边缘性截肢,有人用抗癌药物如0.1%环磷酰胺等冲洗。
7.肌膜和深筋膜的缝合松紧要适度,皮下组织要基本对合好,皮肤切口应适当修整缝合,肿瘤肢体截肢均为一期缝合。
8.皮下放橡皮条引流应视为截肢的常规,尤以创面大的高位截肢非常重要。
9.伤口包扎敷料应稍厚,但不宜过紧,术后残端肿胀,皮肤易起水泡,如张力过大,会导致伤口的崩裂。
麻醉方法
如截肢平面较低,在上肢多采用臂丛麻醉,在下肢则常用硬膜外麻醉;如截肢平面较高(肩胛带解脱,肩关节解脱,髋关节解脱,大腿上1/3截肢),上述阻滞麻醉不够完善而需全身性麻醉。手术时体位应视截肢部位而定,常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有时也采用斜卧位,个别情况如肩胛带解脱俯卧位。
麻醉完善后,调整好卧位,肢体近段可缚扎充气止血带(上肢一般不超过40kPa,下肢70~80kPa)。四肢恶性肿瘤的截肢禁忌采用远端驱血带驱血,以致压迫肿瘤造成瘤细胞转移。有人还主张在切口的远侧再扎上一根橡皮管止血带,以防止肢体远端和瘤区的血液反流入手术区,减少术区渗血和瘤细胞回流的机会。但也有人认为此举并非必要。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肢体截肢宜在止血带控制下进行。
2.边缘性截肢或广泛截肢的切口皮瓣不一定要求做典型切口,但应计划好有足够的皮瓣覆盖残端创面。
3.应先做主要血管的结扎,尽量避免远段肢体的积血回流沾污创面。
4.肿瘤所在间室和侵犯的间室肌肉应一并切除至肌肉的起点。
5.锯断骨端髓腔内骨髓及骨膜,如有可疑应立即取组织做冷冻活检。骨膜不作剥离。
6.截肢伤口均应放引流条和一期缝合,包扎不宜过紧。
术后处理
1.抬高患肢,防止伤口感染与出血,如有发热,伤口异常疼痛等应及时检查伤口。
2.放置引流条,一般术后48~72h拔除。
3.可酌情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4.如为低位截肢应注意伤肢关节功能位置,防止屈曲挛缩,必要时应用石膏夹板等固定,保持肢体于功能位。
骨肿瘤截肢术早期并发症有出血、感染和休克等,应加强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晚期有残端神经瘤、幻肢痛、关节挛缩、慢性骨髓炎等,处理同其他截肢术。早期肿瘤截肢术后,一般局部复发率不高。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