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股骨转子下旋转(短缩)截骨术适用于:
1.股骨颈前倾角超过45°~60°、需取内旋位才能达中心复位稳定髋关节时,需做股骨旋转截骨术。可在切开复位的同时予以矫正或在切开复位6周或更长时间后进行。
2.颈干角超过140°或<100°时,可同时进行楔形截骨矫正。
3.年龄较大、脱位高、软组织挛缩重的病儿,经术前牵引、术中软组织广泛松解均不能达到无张力下复位时,应同时做股骨缩短术。
手术效果
1.切口
自股骨大转子基底向远侧做8cm直切口(图3.19.5.4-2)。如与开放复位、髋臼重建术同时进行,则采用髋前及股外侧联合切口(图3.19.5.4-3)。
2.显露股骨
切开皮下、阔筋膜、股外侧肌及骨膜(图3.19.5.4-4),显露股骨大转子基部及转子下部股骨(图3.19.5.4-5)。
3.股骨转子下部旋转(短缩)截骨及内固定
用线锯、薄骨刀或气锯在小转子下横行截骨。截骨后将近端骨段内旋,远端骨段外旋,矫正前倾角至20°左右(图3.19.5.4-6)。如需同时矫正髋外翻或髋内翻,可在断端切去一个楔形骨块,矫正外翻时楔形的基底向内侧,矫正内翻时楔形的基底向外侧。楔形的角度等于要矫正的角度。一般矫正到颈干角120°左右。若有严重的软组织挛缩,经剥离松解仍不能在无张力下复位股骨头,可将远端骨段切去1~2cm,可减少紧张度,以利复位。最后用四孔钢板螺丝钉固定两骨段(图3.19.5.4-7)。近段较短,切骨后不易控制。对上内固定和掌握好方向等操作甚为不便。在用线锯或气锯锯断之前,可先在大转子基部及股骨外侧用骨刀凿一小槽作为标记,将患肢内旋使头、臼保持中心复位,用一克氏针从大转子、股骨颈、头穿入髋臼临时保持对位,四孔钢板正对外侧标记的小槽,先用2枚螺丝钉将上面2个孔固定在近端骨段,横行切骨后,外旋远侧骨段直至髌骨朝前时,再用2枚螺丝钉固定远端骨段。股骨外侧的远段小槽标记的外旋距离亦有助于判断前倾角矫正程度。
4.缝合
冲洗伤口,止血,分层缝合伤口。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或基础麻醉加硬膜外麻醉或基础麻醉加骶管麻醉。
仰卧位,患侧臀部和背部垫高使身体向健侧倾斜30°。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