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骨骺自然融合前的1~2年为骨骺牵伸下肢延长术最适宜的年龄适应证;其他适应证和肢体延长术总的原则基本相同。
手术效果
1.穿针
骨骺端与骨干各用2根骨圆针,在同一平面交叉成25°~45°穿放。如为胫骨骺牵伸延长,则骨干部位的穿针应有一根同时穿过腓骨。牵伸胫骨下端骨骺时还必须用另一根钢针在腓骨下端骨骺部将外踝固定于距骨。骺端钢针最好是在骺线旁侧1~2cm处穿过,因此宜在X线控制下穿针,以防误入关节腔或骨骺板。股骨下端骨骺牵伸延长由于局部解剖关系,易造成膝关节屈曲功能严重受限,应尽可能少选用(图3.25.7.3-4~3.25.7.3-6)。
2.组装外固定器
穿针后将环式稳定器套放于肢体,再用螺杆连接固定弓环,最后用弓槽内的固定夹将钢针牢牢固定。
3.延长
手术后2~3d开始以每日1mm速度延长,但每日的延长量分2~4次完成,延长达6cm后宜减慢速度,直至达到预期的延长度。
麻醉方法
一般儿童宜用全身麻醉,年龄大的儿童可采用硬脊膜外麻醉。仰卧位,适当垫高患肢。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骨骺穿针定位要准确,宜在X线控制下穿针。骨骺和骨干两组钢针的间距不宜<10cm,以保证皮肤较好的适应牵伸延长。
2.骨骺分离时多伴有突然剧痛。一旦出现骨骺分离,即暂停延长,待急性创伤反应消失再重新开始延长。
3.小腿延长者膝部有力线畸形宜选用胚骨上端骨骺,以便在骺分离区同时矫正力线畸形,否则宜选择胫骨下端骨骺牵伸延长。
4.穿于胫骨干的钢针必须有1根同时固定胫腓骨,以防外踝上移。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