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手术效果
1.骨折复位
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病人,先抢救休克,待病人复苏后再进行骨折与脱位整复。复位是依靠牵引和手法旋转矫正骨盆向上与旋转移位。对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病人,手术者用手置于伤侧髂嵴向足和腰侧推动髂骨来帮助复位,在股骨髁上穿针做骨牵引。在非紧急情况下,一般宜先行下肢骨牵引,用15~20kg大重量牵引整复脱位。骨折脱位整复后,安装骨盆外固定器,用10kg左右的重量维持牵引4~6周。对不伴有半侧骨盆脱位的前环骨折及耻骨联合分离,只用外固定器固定,无须做下肢骨牵引。
2.穿针
经仔细触摸确定髂嵴和髂前上棘的骨性标志。经皮沿髂骨外侧壁插入克氏针,判明髂嵴向下、向内的倾斜度,以便在髂骨内外板之间穿放固定针。每侧髂嵴各穿放3根直径3mm克氏针,各平行成一排。在髂前上棘后方2cm处,用尖刀在进针点皮上戳一5mm小口,经戳口在髂嵴正中穿针进入髂骨内外板间的髓腔,必须注意保持钢针与躯干矢状面成15°~20°角,向内与向下,指向髋臼,使其在深约5~6cm处牢固就位,进针时宜先将钢针钻入髂嵴数毫米,然后用锤轻击针尾向髓腔内推进,可避免钢针穿入盆腔或穿出髂骨外板。同样方法并排穿入第2、3枚克氏针,针距1.5cm,体外针尾长度为5cm。对侧髂嵴穿针方法同前(图3.5.12.1-1)。
3.外固定器梯形固定组装
先用钢针固定夹将两侧髂嵴上的钢针牢固固定。固定夹与皮肤保持一指宽间距,以便术后钢针护理,但固定夹外侧针端保留数毫米即可。用多向接头将钢针固定夹和2根纵向连接杆连接固定,在纵向连接杆顶端安放第1根横杆,纵杆中段安放长度可作伸缩的第2根横杆。纵杆和横杆的连接暂不拧紧固定,待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证实整复满意后再旋紧接头,形成梯形固定(图3.5.12.1-2A)。如整复位置不满意,则可用伸缩的横杆加压或分离来调整,骶髂关节向后的脱位则需用手从背部向前推挤髂后棘,同时将下肢外旋始能矫正。若位置仍不好,则须完全放松两根横杆重行复位。最后组装时要保持外固定器与躯干成70°(图3.5.12.1-2B),外固定器在这种位置加压,外固定力最强。但最有效的压力是在骨盆前环,对骨盆后环的作用力相对的减弱,不能完全控制Malgaigne骨折脱位再度向颅侧移位,在早期必须加用下肢骨牵引维持,待伤后3~4周始可依赖骨盆外固定器稳定骨盆环。加压是用第2根伸缩连接杆,压力一般为15~20kPa,即至第1根横杆出现可见的弯曲变形为止。
骨盆外固定器也可组装成A形,组装步骤和梯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用3根连接杆(图3.5.12.1-3)。A形固定主要用于耻骨联合过度分离,对耻坐骨支粉碎骨折有坚强固定和迅速止痛的作用。
麻醉方法
1.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2.体位 仰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进针部位要选准,进针角度要依髂嵴内外板的方向,深度应合适,以防针穿出或不牢固,影响外固定器的固定效果。有条件的可用术中X线透视定位监视下操作。
2.连接杆的拧紧前应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摄片证实,整复满意后,再拧紧连接杆的接头,如不满意应进行调整。
3.术中对病人的全身情况应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术后处理
骨折整复固定后24~48h摄骨盆X线片,若整复位置不好,可再进行调整。术后3d内不宜在床上过多翻身,一般在伤后4周可带外固定下地行走。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病人待局部无叩击痛,在床上翻身和坐起不痛,伤后4周可先去除牵引重量,保留肢体上的钢针带外固定器下地行走,摄X线骨盆片检查骨环未再移位,此时方可拔除肢体上的钢针,否则再用保留的钢针牵引2~3周。拆除骨盆外固定的时间,一般是在伤后8~10周,最不稳定的Malgaigne骨折脱位则需固定12周。
1.盆腔内脏器损伤 主要发生在穿针时。
2.针孔感染 应注意护理和换药。
3.骨折移位 尤其是垂直剪切力造成的骨折更易发生。
4.骨折不愈合 复位不良或重新移位,以及外固定时间不足造成。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