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喙突移植颞下颌关节再建术适用于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
手术效果
1.切口
作颌下切口显露下颌升支及关节强直病变区。
自耳垂下后1cm处开始,平下颌升支后缘,向下绕下颌角,再距下颌下缘1.5cm处平行向前,至嚼肌附丽前2cm处作一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颈阔肌,在下颌角或角前切迹处,解剖出面神经下颌缘支,结扎剪断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然后沿胸锁乳突肌和腮腺之间,于腮腺筋膜外作锐性分离,使腮腺与胸锁乳突肌及深面组织分开,再切开下颌下缘骨膜及嚼肌附丽,用骨膜剥离器自骨面向上剥离,并切断升支后缘骨膜。由于腮腺下极已被游离,当向上牵拉升支外侧软组织瓣时,腮腺亦随软组织瓣向上翻起,而使向上牵拉的阻力减小,这样下颌升支上部及髁状突则可得到较好的显露。
2.截取喙突
从乙状切迹循下颌孔方向纵行切开升支上部,在相当于下颌孔水平,斜行切开喙突骨块,内侧骨板切骨线宜位于下颌孔之上,外侧骨板切骨线宜位于下颌孔之下(图10.6.1.4-1)。按设计线,用电钻钻孔,再用骨凿完整切取喙突,剪断颞肌附着,尽可能留此肌腱于喙突尖部或将其包绕喙突尖。以丝线缝扎固定,修整内侧骨板,使与升支外侧相适应。
3.强直区高位切骨
先在下颌孔平面以上用电钻或骨凿断骨,然后由低位向高位逐步分层横断切骨,直到接近原关节窝平面,骨断面周围的悬突或骨刺必须修整平滑,尤应注意断端内侧骨质的去除。
4.植入喙突骨块
将喙突尖朝上,尽可能抵触颞侧骨断面,使下颌骨有可靠的支点,喙突下部置于升支外侧面,钻孔用钢丝固定(图10.6.1.4-2)。
5.缝合伤口
冲洗、止血、分层缝合伤口,置引流条。
麻醉方法
同高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手术体位可将肩垫高,以便更好地显露升支。
1.病变局限的成年病人,可选用局麻。
2.病变广泛或儿童病人,宜用全麻,采用清醒鼻腔盲探插管,并作好气管造口准备。
3.仰卧位,头偏向对侧。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去骨时,充分剥离强直区骨周围软组织,在软组织已经剥离的骨平面切骨,防止损伤颌内、下牙槽动脉,避免穿通颅底伤及颅内结构。
2.植入喙突固定时,必须恢复下颌升支高度和原有的咬关系,避免发生开。
术后处理
喙突移植颞下颌关节再建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基本与低位颞下颌关节成形术相同,由于喙突末端尖锐,与颅侧断面点面接触,活动灵活,术后一般不需用开口器作被动开口练习。
1.严密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抽吸口咽部及鼻腔内分泌物,注意观察有无下颌后退或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现象,必要时作气管造口。
2.观察神志、瞳孔变化,注意有无颅脑损伤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
3.常规应用抗生素(静滴或肌肉)5~7d,预防伤口感染,术后第1~2d可应用地塞米松5~10mg,雾化吸入3/d,有喉水肿征象者增加雾化次数。
4.术后24h抽出引流条,6~7d拆除缝线。
5.术后流食3~5d,以后改半流食,术后1周开始练习开口活动,坚持半年。
6.为减轻或防止双侧关节强直术后开,可在磨牙面上垫橡皮,颌间牵引2周左右。
1.喙突移植和其他骨移植一样,可能并发感染导致失败,因此术中必须注意无菌操作,可靠固定喙突,尽可能使肌肉复位,消除无效腔,止血彻底,预防感染发生。
2.呼吸道梗阻 关节强直病人口咽腔狭小,截骨手术后,特别是双侧关节强直的病人,由于下颌后退,咽腔更缩小,术后若未清醒即拔除麻醉插管,极易因舌后坠而发生窒息。另外小儿病人,由于盲探插管损伤或手术时间较长,也容易发生喉头水肿而引起呼吸道阻塞。因此必须完全清醒方可拔管,同时作好气管造口准备,并积极防治喉水肿,避免呼吸道阻塞发生。
3.术后开及下颌偏斜 关节强直截骨后,由于升支变短,支点前移,下颌骨向后上旋转,双侧病人则发生开,单侧者主要表现下颌向患侧偏斜。开可通过颌间牵引改善,下颌偏斜可戴用斜面导板矫正。
4.术后伤口感染 关节强直手术如果发生感染,易导致术后复发,因此术前必须做好皮肤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预防伤口感染发生。术后要严密观察伤口,注意局部肿胀消退情况,有感染征象应及时处理,如全身改用广谱抗生素静滴,局部引流积血、积液等。如果伤口已经化脓,应及时引流,对插入异质材料者,应予以取出。
5.关节强直复发 据文献报道,复发率在10%~25%之间。复发以术后1~2年内最多,以后随时间的延长,复发的机会趋于减少。复发原因尚不完全明了,但与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技巧等有密切关系。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