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下颌神经高位多支切断撕脱术适用于:
1.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定位于下颌神经所属分支者,在用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则进行下颌神经高位多支切断撕脱手术。
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确定下颌神经有几支疼痛症状并存者,则进行下颌神经高位多支切断撕脱手术。
3.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确定为下牙槽神经疼痛者,在进行下牙槽神经切断撕脱的同时,对于舌神经,特别是颊神经进行切断撕脱手术。
4.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既往仅行下牙槽神经切断撕脱取得暂时疗效后疼痛复发者,则进行舌神经和颊神经切断撕脱手术。
手术效果
采用口内径路法,于下颌骨升支前缘(或翼下颌韧带外侧)作垂直切口,切口长5cm。黏膜切开后用手指在升支内侧与翼内肌深面之间进行钝性分离,然后牵拉开翼内肌,在下颌小舌上方可找到下牙槽神经,在下牙槽神经前内侧即可找到舌神经,颊神经位置较浅在切口处黏膜下即可找到。神经显露后,顺着神经干的近心端方向寻找卵圆孔,在颅底近卵圆孔外口处高位切断神经。钳夹已切断的神经干,向外牵拉,而后对舌神经、颊神经分别向远心端分离进行部分切除及撕脱。对于下牙槽神经,在撕脱之前,可于同侧颏孔处切断颏神经,于下颌孔外近心端整条抽出下牙槽神经。颏神经的远心端尽量给予撕脱。
麻醉方法
1.采用局麻者,用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口内、口外切口均可采用患侧卵圆孔麻醉,切口处局部浸润麻醉。
2.经健侧鼻腔气管内插管全麻者,要采用带气囊的导管或用长纱布条填塞咽腔,以防误吸和利于吸出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或血液。
3.局麻时,口外切口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口内切口取半卧位为宜。
4.全麻时,取仰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口内径路法,常遗漏分出较早的颊神经,术后易致下颌神经痛的复发。对此,于下颌骨升支前缘解剖出颊神经的下支后向上分离到翼外肌下缘切断该神经(颊神经的上支分布皮区很小,可忽略)。
2.口内径法路视野小而深。手术操作有一定难度,一旦损伤血管,就会发生大出血使手术难以进行。因此,在伤口深处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上颌动脉和位于下颌神经外后方的脑膜中动脉。
术后处理
下颌神经高位多支切断撕脱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对于全麻病人,术后当日要严格观察生命体征,特别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口内伤口放置的引流条,于术后24~48h抽出。
3.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治伤口感染。
1.区域性感觉障碍
在下颌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内,患侧术后出现长期的麻木感,多数病人会逐渐适应,无特殊处理。
2.术后出现痕迹反应
三叉神经分支切断术后,约1/3的病人在术后2~7d内发生次数不等的神经痛,大部分病人神经痛发作的次数较术前少,疼痛的程度没有术前剧烈,但也有少数病人疼痛和术前差不多,甚至更重,临床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痕迹反应”,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对于术后发生痕迹反应的病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理,特别是每日发作次数在3~5次以上者,可暂时性口服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以解除病人疼痛,同时也可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当临床症状与解剖不相符合时,应该考虑是否有精神因素。
3.全麻病人术后易发生肺炎
预防术后肺炎发生的措施是 ①麻醉插管后,气囊内充气或填塞咽腔要安全可靠;②术毕拔管之前,要尽量吸出气管内的分泌物或误吸物;③术后给予雾化吸入,鼓励咳出黏痰;④术后定时给病人翻身、拍打胸、背部。一旦发生肺炎,则要加强广谱抗生素的用量,适当控制输液量,胸部用超短波物理治疗。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