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终丝牵张综合征的手术

适应证

诊断明确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多表现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和感觉异常,还有排尿障碍和腰腿疼痛。

 

手术效果

1.切口

腰骶后正中切口。

2.显露

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和棘上韧带,向棘突两侧剥离并牵开椎旁肌。显露并做L4、L5或S1的椎板切除术,暴露硬脊膜。如有潜毛窦,先予以游离,追索至椎板裂及至硬脊膜,然后再切除。将病变区之瘢痕、软骨、异常骨质、嵌入之肌肉、增厚的黄韧带和粘连带切除,解除对硬脊膜囊与脊髓的压迫。

3.显露外终丝并予切断

椎板切除常须达到骶下段,以便显露外终丝。终丝常变粗,纤维性变,或有脂肪沉积,甚至形成脂肪瘤,或有纤维瘤。游离之后,予以电凝,切断终丝,将合并之脂肪瘤或纤维瘤予以切除(图12.29.8-1)。

4.硬脊膜切开探查

不是每一例都需要切开硬脊膜探查。发现瘢痕、粘连带引向脊膜内或疑有合并肿瘤者,则必须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与神经根。手术宜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切开硬脊膜时,注意其下的神经组织。对脊髓、神经之间及与硬脊膜之紧密粘连,用锐刀或显微手术剪切开,不做钝性分离,以免挫伤神经组织。将所见到的粘连一一予以切开,达到使神经组织充分游离。内终丝如有牵张,亦予切断(图12.29.8-2)。

5.间断或连续缝合硬脊膜

用丝线严密缝合硬脊膜。硬脊膜缺损可用自体阔筋膜或同种异体硬脑膜修补,并用人血浆纤维素或其他组织固定,防止产生假性脊膜膨出。

6.缝合

完善止血,逐层缝合关闭切口。伤口较大者,硬脊膜外置引流。伤口加压包扎。

麻醉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病人俯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查明病理状况,确实做到能够解除脊髓栓系与受压状态。

2.必须对终丝确认,并分开与之并行的骶神经细支,避免损伤。常有终丝动脉与内终丝伴行,注意电凝止血。

3.部分病例的终丝外观不增粗,但圆锥下移,终丝有较大的牵拉张力。借助于监护仪器,可在电视屏上显示马尾神经的刺激反应,观察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以利鉴别马尾神经和终丝。

4.若伴发硬脊膜内、外脂肪瘤,可一并分离切除肿瘤。对较大的脂肪瘤,可先用超声外科吸引器做脂肪瘤内减压,再用显微剥离子分离脂肪瘤和圆锥、马尾神经的粘连,尽可能切除肿瘤,不损伤神经组织。若硬脊膜内脂肪瘤与脊髓圆锥、马尾神经紧密粘连,可做脂肪瘤部分切除术。

5.在缝合硬脊膜后,常规做压迫颈静脉试验,观察硬脊膜缝合口是否有脑脊液漏出。

术后处理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继续保持腹卧位,以利伤口愈合。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并发感染。

2.观察双下肢活动和排尿功能情况  术后3d特别在术后24h内要密切观察双下肢、足趾活动和排尿功能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做相应处理。

3.如发现有脑脊液漏征象,要及时处理。

4.根据术中情况,酌情给予脱水、改善微循环及解痉等治疗措施。

5.禁食1~3d  由于全身麻醉、术中硬膜剥离,胃肠道功能障碍,易引起腹胀、恶心呕吐。若禁食未能使腹胀减轻者则应考虑持续胃肠减压。

6.抗生素的应用  采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经常注意体温变化、伤口渗出情况。无特殊情况者,抗生素应用1周。

 

1.术中处理脊髓、马尾神经与神经根不当造成误伤,可加重神经功能障碍。

2.圆锥部的水肿以及牵拉的突然解除,致双下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和排尿功能障碍一过性加重。

3.行硬脊膜切开探查术后,缝合不严,可并发脑脊液漏,严重时并发脑膜炎。

4.伤口感染。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