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脑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适应证

脑内血肿内镜清除术适用于:

1.脑实质内血肿(包括基底节血肿、皮质下血肿、小脑血肿等)。

2.脑室内血肿。

3.内科治疗过程中,病情继续加重,应争取在超早期(发病后7h内)清除血肿。

手术效果

1.头皮切口和颅骨钻孔

根据CT或MRI影像选择接近血肿和无重要功能部位,切开头皮并进行颅骨钻孔。

2.切开硬脑膜

颅骨钻开直径1cm后,“十”字切开硬脑膜。

3.清除血肿

将6~8mm直径的硬内镜导入脑内血肿中心,通过内镜工作道抽吸血肿并电凝止血,一般去除血肿量70%~80%即可达到较好减压。对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内镜可打通分隔,有利于血肿充分引流。

4.关颅

血肿大部分清除后,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取出内镜,残腔内置入硅胶引流管。缝合头皮。

麻醉方法

可采用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不能配合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幕上血肿的病人一般取仰卧位,幕下血肿的病人一般取侧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皮质下血肿和脑室内出血可采用徒手直接导入内镜方式;对于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血肿,宜结合立体定向仪手术,以保证定位准确。

2.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占总量2/3为宜,不应过分强调全清除,以防再出血和增加脑损伤。

术后处理

1.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术后监护,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1h测量观察1次,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或者清醒后又逐渐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必要时应做CT扫描,一旦证实,应及时送手术室,清除血肿,彻底止血。有严重脑水肿者,则应加强脱水治疗。呼吸道应保持通畅,短期内不能清醒者应行气管切开。术后应给予吸氧。

2.术后24~48h复查头颅CT,根据血肿残量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万~5万U,夹闭2h后开放引流管,每日1~2次。CT证实脑内血肿清除后,引流管于术后3~5天拔除。

 

术后通常最早出现亦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常见的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并发颅内出血的病人,或术后迟迟不清醒,或清醒后出现淡漠、嗜睡、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或再昏迷等。因此,术后无特殊原因长时间不清醒或意识好转后又逐渐恶化,并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如缓脉、血压升高,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者,应引起重视,要高度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有条件时应及时做CT检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清除血肿。手术愈早,后果愈好。若内镜下无法止血,需行开颅手术止血。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