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纤维切断术

适应证

三叉神经半月节感觉纤维切断术适用于三叉神经痛其他手术方法治疗后疼痛复发病人。

 

手术效果

1.切口

在疼痛侧,自颧弓中点上缘开始向上呈70°,倾斜(约耳前2cm),做长5~6cm的直切口。切口的下端不超过颧弓,以免损伤面神经额支,造成额部肌肉瘫痪。顺皮肤切口切开颞筋膜、颞肌和骨膜,直达颅骨。于颞筋膜切口下端将附着处向前后各推开1.5cm,以利显露颅中窝底(图4.12.6-2)。

2.骨窗形成

在距颧弓上方1.5~2cm处做颞骨钻孔。用咬骨钳扩大骨孔,在颞骨鳞部做3.5~4cm骨窗,骨窗前后径稍大于纵径,下缘到达颅底,以利显露。

3.填塞棘孔

用脑压板和吸引器将硬脑膜自颅中窝底分离,以脑压板抬起颞叶,沿硬脑膜中动脉沟寻找棘孔。经骨窗底进入约2~3cm处或在此点的稍前方即可找到棘孔。在棘孔前后将硬脑膜与颅骨分离,使脑膜中动脉游离。用牙科充填器将直径3~4mm的小棉粒紧紧塞入棘孔内,以阻断硬脑膜中动脉血流。将硬脑膜中动脉电凝后切断。如在寻找棘孔或分离脑膜中动脉时,动脉破裂出血,可用脑压板顶端将脑膜中动脉推压于棘孔内缘,用小棉粒将棘孔填塞(图4.12.6-3)。

4.显露半月节

于棘孔前内方几毫米处即可找到卵圆孔,从硬脑膜与下颌神经固有膜间隙中,将硬脑膜推开。如该处粘连不易分离时,则于卵圆孔外缘切开少许粘连组织,再行分离,以显露半月节。半月节外侧的硬脑膜不宜分离过多,以免损伤岩大浅神经,导致面神经瘫痪和泪腺分泌减少。

5.切断第2、3支感觉纤维

与神经纤维走行方向垂直切开半月节和后根固有膜,可见感觉根和扇状的半月节纤维浸泡于脑脊液中。感觉根纤维呈灰黄色,约0.2~0.4mm细线样,三个分支按位置排列,眼支纤维在内侧与上颌支纤维间有一小空隙。用钝神经钩提起第3、2支后根外侧纤维,如在局麻下,可引起该根丝的分布区剧烈疼痛,病人并能明确告知疼痛位置,切断或剪断应用锐器,避免扯拉,以免影响邻近根丝。切断神经根丝部位,应距半月节以上5mm,靠近岩骨嵴处(图4.12.6-4),以便超越后根中异位的节细胞。

运动根位于感觉支深部,由后内斜向前外走行,呈白色,较粗大要明确辨认,不使损伤。止血要彻底。术毕需反复检查面部感觉,直至2、3支分布区内感觉消失为止。

要认清第1支,如有损伤,将造成角膜感觉丧失,产生视力障碍。有人主张在圆孔处先切断第2支纤维,并以小棉球填入圆孔内,当第1支纤维与第2支纤维分辨不清时,可于两支混合处的第2支稍内侧切断,这样可防止第1支贸然被切断。

6.关颅

缝合颞肌、颞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硬脑膜外置橡皮空心引流。

硬脑膜内半月节感觉根切断术

颅外手术步骤与硬脑膜外法相同,然后沿颅底将硬脑膜作弧形切开,或经硬脑膜外处理硬脑膜中动脉后切开颞叶底面硬脑膜。抬起颞叶,显露颅中窝底。用钝头镊子探触半月节及后根,该处的硬脑膜并不紧贴颅底,较软且有压缩感。经穿刺抽出脑脊液确认为半月节部位后,切开硬脑膜和半月节固有膜,显露感觉纤维,按需要切断半月节外2/3神经纤维。颅底硬脑膜切口不能太靠后或太靠内,以免损伤岩上窦或海绵窦及其外壁的颅神经。

麻醉方法

应用局部麻醉,术中观察疗效。取半坐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要确认棘孔,紧紧填塞棘孔,阻断脑膜中动脉血流。

2.卵圆孔边缘处的下颌神经固有膜与硬脑膜间隙不明显,有粘连时,应小心切开。明确固有膜与硬脑膜间隙,在沿下颌神经固有膜向后内推开硬脑膜至岩骨嵴处,显露半月节。

3.感觉纤维要辨认清楚,不要伤及运动根和第1支纤维。

术后处理

角膜感觉消失,可暂时缝合眼睑,妥善保护患侧眼。

 

可能伤及岩大浅神经,引起周围性面瘫。伤及第1支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伤及运动支可引起咀嚼功能障碍。感觉纤维切断不完善者,术后仍遗有疼痛。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