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Dandy-Walker畸形手术

适应证

丹迪-沃克综合征手术适用于:

1.伴脑积水的Dandy-Walker畸形。

2.合并脑积水的孤立性第四脑室。

手术效果

1.头部切口  右耳轮上4~5cm,向后至枕外粗隆,向下至颈1水平。

2.颅后窝钻孔  皮瓣向枕下翻开,暴露枕骨鳞部,于中线旁右侧2.0cm钻孔,扩大骨窗,直径约1.5cm。切开硬脑膜,于小脑皮质无血管处,以导针导引分流管,自外侧方斜向对侧外耳道方向穿刺,置入第四脑室或囊肿后,拔除导针再将管再置入2~3cm。脑脊液流出通畅后,将引流管固定于硬脑膜或骨膜上,于骨孔咬一斜面,将第四脑室管引至右乳突后,安装分流泵。

3.侧脑室分流术同V-P术。

4.分离皮下隧道、安装腹腔导管同V-P术。两条独立引流管从同一皮下隧道进入,注意两条管不能缠绕,可将腹腔管开口端多处细线分别固定双管。

5.也可以采用“Y”形连接管,将侧脑室、第四脑室引流管共同接入同一分流阀,共用一条腹腔管。为防止脑脊液通过“Y”形管倒流,可分别在两管近端安装单向阀门(图4.13.6-3)。

麻醉方法

基础麻醉或全麻。取左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第四脑室穿刺需斜线穿刺,可以减少引流管对第四脑室底部的损伤。

2.双套腹腔管置入腹腔时,采取多处、分别固定,以免发生缠绕;

3.采用“Y”形管时,由于局部连接装置较多,连接要牢靠,避免弯折,并需防止两管相互倒灌。

术后处理

1.严密观察病儿术后颅内出血或腹腔出血的可能性,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处理。

2.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消化道症状  病儿术后可能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下降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原因除手术搔扰之外,主要是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所致,一般一周左右可消失。

2.感染  由于分流导管皮下途径长,局部感染机会较多,发生感染后可引起脑室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也可引起腹膜炎、膈下脓肿或腹腔脓肿;局部皮下感染则出现皮下蜂窝组织炎或皮下脓肿。所以术中要严格消毒,术前、术后应用抗生素极为重要。

3.分流导管障碍。发生的原因有:①阀门阻塞,多因脑室液蛋白过高,薄膜阀门中沉淀物积存所致。因此对脑室液蛋白超过1000mg/L时,不用阀门,仅用裂隙导管进行分流。腹腔导管末端的4个裂隙开口,用小刀切开,加长到1cm,以利分流。待脑室液蛋白含量下降后,改用正规阀门导管分流。②腹腔管扭曲,管端开口被大网膜包裹或形成假性囊肿(内含脑脊液),均可使分流失败。发现后应及时处理,重新安置导管到腹腔其他部位,或改用其他分流术。

4.腹腔导管脱出  最常见的是导管自腹部切口脱出,部分乃至全部脱出腹腔,暴露于皮外。这是由于皮下隧道太浅,导管长期与表皮磨擦、压迫,使皮肤坏死,或继发感染,缝线脱落,导管脱出腹壁外。出现这种情况时,可根据切口情况处理。如切口无感染,肉芽比较新鲜,导管部分脱出者,可用抗生素溶液湿敷3天后,导管改道重新放入腹腔内,裂开的切口全层缝合,部分病人可以痊愈;如切口明显感染,应立即更换新的腹腔管。

5.腹腔脏器损伤  有的腹腔导管末端质地坚硬,如Raimondi导管的管壁装有不锈钢弹簧,由于手术创伤或导管末端长期机械摩擦,可能造成肠穿孔,横膈穿孔和阴道穿孔。现在已有新型导管面市,管壁没有金属,主要由硅弹性橡胶制造,导管比较结实,不易发生导管壁机械性压扁或扭曲,损伤内脏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