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颈段脊髓损伤颅骨牵引术适用于:
1.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
2.颈椎脱位、关节交锁伴有脊髓损伤者。
3.颈椎损伤后复位,但仍存在不稳定,伴有脊髓损伤者。
手术效果
1.钻孔位置
两侧外耳孔之间,沿脊柱的纵轴,经头顶连一直线,在距矢状中线两侧各3~4cm处,以尖刀将头皮戳一小口,以特制的有保护缘的钻头在两侧各做一颅骨钻孔,深达颅骨板障内(图4.15.1-2A)。钻孔的位置亦可根据牵引轴线过伸或过屈的需要,将钻孔的位置向前或向后移动。
2.安置牵引钳
将克氏颅骨牵引钳(Crutchfield tong)的两个齿钉各置于一个钻孔内,然后拧紧螺旋固定齿钉(图4.15.1-2B)。
3.牵引
将牵引架挂于床头,牵引绳绕过牵引架上的滑车,悬挂好重量锤,垫高床头两个脚做好反牵引(图4.15.1-3)。
4.颈椎复位
牵引重量开始用4kg,并在床旁摄颈椎侧位片,观察牵引后复位情况;如不能复位,可每隔15min增加2kg,直到复位(一般需10kg左右),总重量不超过15~20kg。证实复位后,可改用维持重量3~5kg。
5.牵引时间
需4~6周。然后进行头颈石膏固定3个月。
麻醉方法
头皮局部浸润麻醉。取仰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小儿颅骨板较薄,行颅骨钻孔时,应多次拿出钻头观察钻入深度,防止穿破硬脑膜引起颅内出血和感染。
术后处理
1.注意牵引钳两齿钉的位置,如有松动时可以旋紧;如齿钉脱出时应重新置入。
2.头皮切口处每日以乙醇棉搽拭。
硬脑膜损伤时,可发生出血、脑脊液漏和化脓性脑膜炎,需重新更换牵引钳位置。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