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脊髓末端空洞手术适用于:
脊髓末端空洞症,可合并脂肪性脊膜膨出、骶尾部潜毛窦等病变者。
手术效果
1.切口
在预计的病变部位,用龙胆紫标出切口线,采用棘突上皮肤直切口。
2.椎板切除
于病变区行椎板切除,但对于切除椎板的范围需依据脊髓空洞的部位而定。
3.硬脊膜切开
在手术显微镜下小心地切开硬脊膜,探查椎管。
4.处理局部病变
分离隐性脊柱裂区域的局部粘连,切断紧缩脊髓和神经根的韧带,并将肥厚、紧张的终丝切断,此时脊髓明显地回缩。若合并有皮样或上皮样囊肿等病变,应予以切除。
5.空洞分流术
沿脊髓空洞之膨隆处切开一小口,应用硅胶脑室引流导管进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图4.18.6.3-2)。
6.修补脊柱裂
合并隐性脊柱裂者,其椎板多有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可用自体骨或骨质代用品进行缺损修补。
7.关闭切口
严密缝合硬脊膜,继之缝合肌层、皮下组织与皮肤。
现今,亦有学者采用“空洞-腹膜腔分流术”治疗本病,同样效果较好。
麻醉方法
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多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探查椎管时,勿损伤脊髓和神经根,并注意对周围的细小动脉应用双极电凝止血,切忌用单极电凝,以免造成对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
2.对病变的定位要准确,应选择在空洞的最薄处做脊髓切开,尽可能减少对脊髓的损伤。
3.有活动性出血时用双极电凝弱电流止血,对于渗血可用棉片压迫或使用明胶海绵贴敷止血。
4.严密缝合硬脊膜,防止脑脊液漏。
术后处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2.腰骶部手术后,尽可能取俯卧位,尤其是儿童,以防尿便污染术口,待拆线后再恢复原来体位。
3.泌尿系感染也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分清原因作相应处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每周更换1次,每日用消毒溶液消毒尿道口,并用密闭式冲洗法冲洗膀胱1次。若病情允许,应早期作床旁活动,尽早训练排尿功能。抗生素是防治尿路感染的重要措施,应合理应用。
空洞切开的范围过大,可增加脊髓损伤而使神经症状加重。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