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

适应证

一经确诊为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原则上应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

1.皮肤切口

根据肿瘤部位确定切口位置,形成皮瓣后翻开。

2.开颅

按常规方法行骨瓣或骨窗开颅。

3.硬脑膜切开

按常规方法作硬脑膜瓣,并翻向中线侧。如硬脑膜下张力大,切开硬膜前可静脉快速滴注脱水药物。由于脑室多已受压变小,移位,行脑室穿刺放脑脊液较困难,意义也不大。

4.切除肿瘤

切开硬脑膜后,首先要了解肿瘤的确切位置、大小和范围。肿瘤一般呈灰白黄色或黄白色。位于皮质下或脑深部时,可见相应区域皮质脑沟变浅或消失,脑回增宽,呈灰白色,局部血管变细,有时也可见有粗大的供血动脉或小血管网,肿瘤周边血管因受推挤而向外分离。触诊可能较硬,也可能较软或有囊性感。在颅骨钻孔或开颅后必要时可用扇形B超探查,有助于肿瘤定位和对其性质的判断。也可用脑针穿刺,当触及实性肿瘤时,多有阻力或硬韧的感觉;若刺入肿瘤囊内,则有落空感并可能有囊液流出,确定肿瘤的深度和范围后,选择离重要功能区较远,抵达肿瘤又较近的部位,电凝并剪开蛛网膜,用脑压板分开大脑皮质,直到见到肿瘤。随即取肿瘤组织送快速病理检查。根据肿瘤部位、性质、范围及有无边界等情况,决定切除肿瘤的方式。

如肿瘤与脑组织分界较清楚,且位置不深,应争取做肉眼所见的全切除。在肿瘤周围的白质水肿带内用脑压板显露分离,用吸引器吸除破碎组织,电凝并切断遇到的肿瘤血管,将肿瘤整个切除。对囊性变且囊内有瘤结节的肿瘤,可先放出囊液(注意勿使囊液外溢),然后将囊壁及瘤结节一并切除。如肿瘤位置较深,切开或切除一块无功能的皮质后,分开白质,向肿瘤方向逐步深入,见到肿瘤后分块切除之。如肿瘤位于运动区或其他重要功能区深部,而该区的功能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则应采用远部入路的方法,如在额中回中部、顶叶上部或颞顶枕交界处等“哑区”,切开大脑皮质,分块切除肿瘤。肿瘤已深入侧脑室者,在切除肿瘤后,可电凝侧脑室脉络丛,以减少脑脊液分泌,有利于病人度过术后水肿期。如肿瘤境界不太清楚,但仍局限于1个脑叶内,可考虑行脑叶切除。

额叶切除术:电凝并切断大脑皮质回流至上矢状窦的桥静脉,从纵裂将额叶向外牵开,将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胼胝体周围动脉分支夹闭并切断,注意保留大脑前动脉主干。然后在中央前回前2cm处(优势半球病变,注意保留额下回后半)(图4.3.1.1-5),从上向下电凝或夹闭皮质血管,剪开蛛网膜,切开大脑皮质,用脑压板分离脑组织直到大脑内侧面。遇到血管逐一电凝、夹闭并切断。电凝后将嗅球从筛板部剥离,即可将额叶整块切除(图4.3.1.1-6)。

颞叶切除的基本操作与上大致相同。应仔细分离大脑外侧裂,保留颞上回上部,电凝夹闭大脑中动脉进入颞叶的分支,注意勿损伤大脑中动脉主干,随后处理大的静脉。在颞叶后1/3距颞极6~7cm处切开皮质(图4.3.1.1-7),分离白质,在颞叶内侧和底面处理好大脑后动脉及回流至颅底各静脉窦的静脉,最后整块切除颞叶(图4.3.1.1-8)。切除左侧颞叶时,尽可能保存颞上回的后半。

枕叶切除术:基本操作同前,切除位置距枕极7cm(图4.3.1.1-9)。在将枕叶从大脑镰和小脑幕分离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汇入上矢状窦、窦汇、横窦的粗大回流静脉,以及进入小脑幕的一些静脉,否则可引起大量出血。最后将肿瘤连同枕叶一并切除(图4.3.1.1-10)。

在非优势侧大脑半球,如肿瘤广泛生长,侵及多个脑叶,患侧大脑半球功能完全丧失,而中线结构及对侧大脑半球尚未受损,也可考虑行大脑半球切除。肿瘤广泛生长,侵犯中央区、基底节、丘脑等部位,甚至侵犯到对侧大脑半球,难以完全切除者,可行部分切除,同时行去骨瓣或颞肌下减压。近来国内外有报道,在手术切除部分肿瘤后,或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瘤内置入硅胶管或贮液囊,注入放射性核素或化学药物,达到破坏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还可在神经胶质瘤手术前注射血卟啉,使肿瘤细胞致敏,术中在切除大部分肿瘤后,用激光照射瘤区,达到破坏残留肿瘤细胞的目的。

5.关闭颅腔

肿瘤病理性质为良性,境界清楚,切除彻底或行脑叶切除者,彻底止血后可按常规方法缝合硬脑膜(如有脑室开放,应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分层缝合帽状腱膜及皮肤。瘤床置硅胶管引流。如肿瘤恶性程度高,切除不彻底,或术中脑水肿严重,可做去骨瓣或颞肌下减压,硬脑膜不缝或取筋膜做扩大修补。

麻醉方法

一般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肿瘤较小,位于大脑表面,且病人配合较好时,也可用强化局部麻醉。手术多采用仰卧位,必要时采用侧卧位或侧俯卧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正确判断肿瘤位置  神经胶质瘤为脑内肿瘤,且多呈浸润性生长,分界不清,术中确定肿瘤边界往往比较困难。为明确肿瘤位置,术前应充分利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开颅后必要时可应用扇形B超,以及活检快速病理检查等方法,以正确判定病灶位置和性质。

2.处理好彻底切除肿瘤与保存神经功能的关系  在不危及生命和不过多损害重要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以争取较长期的生存。

3.为术后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充分的外减压,有利于渡过术后放疗引起的脑水肿。肿瘤残腔置入化疗囊,以便术后行局部化疗或放射性核素治疗。

术后处理

1.开颅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ICU术后监护。无监护条件时也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变化,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1h测量观察1次,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或者清醒后又逐渐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必要时应做CT扫描,一旦证实,应及时送手术室,清除血肿,彻底止血。有严重脑水肿者,则应加强脱水治疗。开颅术中出血较多者,术后应注意补充血容量,维持正常血压。但输血、补液不宜过多过快,以免加重脑水肿。呼吸道应保持通畅,短期内不能清醒者应行气管切开。术后应给予吸氧。

麻醉未清醒前应仰卧或侧卧。清醒后应予床头抬高20°~30°,以利于头部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反应。为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应定时翻身,这对瘫痪或昏迷病人尤为重要。

手术切口有引流者,术后24~48h内应严密观察引流量,敷料湿时应及时更换。拔除引流后,无菌切口一般无需再换药,直至拆线。但有感染征象或已感染切口,或有渗漏者应及时更换敷料。

术后24~48h一般不予饮食,以免呕吐。频繁呕吐可增加颅压,为术后一大禁忌。吞咽障碍病人,食物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须在完全清醒后,试行少量进食,证明无问题时方可进食。昏迷或吞咽障碍短时间不能恢复者,肠鸣音恢复后可置胃管鼻饲。

2.术后在无活动出血情况下,尽早行化疗。

3.切口愈合后行放射治疗。

 

1.神经功能缺失

可采用对症治疗,加强护理。

2.术后高颅内压

防治的方法是切除肿瘤后做外减压术,应用激素、脱水剂等对症治疗。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