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硬脑膜外脓肿切除术适用于:
1.硬脑膜外积脓,出现脑压迫与颅高压症状。
2.颅骨骨髓炎窦道久不愈合,经颅骨X线摄片证实。
手术效果
1.切口
头皮切口应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与范围大小而设计。一般选用“S”形切口或瓣形切口。
2.病骨的显露
继发于颅骨骨髓炎的硬脑膜外脓肿,在充分显露出病骨时,随即在病变颅骨上钻孔,并以咬骨钳咬除病骨,将视野下的硬脑膜外脓液、炎性肉芽组织、死骨与异物一并清除。若无颅骨骨髓炎的病人,在已经确定脓肿部位的颅骨上钻孔,穿刺以证实脓肿存在。
3.逐步扩大骨孔成骨窗,以能暴露出整个病变范围。
4.清除脓液和硬脑膜外炎性肉芽组织,根据炎性病变的范围扩大颅骨切除,直到病变周围均显露出正常的硬脑膜(图4.5.2-2),术后才能顺利愈合。
5.炎症组织清除后,妥善止血,以庆大霉霉素液反复冲洗创口,放入青霉素20万U粉剂,链霉素0.3~0.5g粉剂,切口内用多孔橡皮管引流,头皮切口根据感染情况不缝合或做两端的部分缝合。
麻醉方法
一般选用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体位可选用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而总的原则是体位应以做到便于充分显露病变为原则。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清除硬脑膜外炎性肉芽组织后,颅骨扩大到显露正常硬脑膜处,否则愈合困难,或暂时愈合,不久伤口再裂开。
2.注意保护硬脑膜,一旦分破,随即及时缝补。
3.整个手术过程应彻底止血,用庆大霉霉素液充分冲洗,保证1次切除成功。
4.术中清创切记不可盲目以锐性剪切,防止损伤硬脑膜。
术后处理
1.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亦可于创口局部应用。
2.更换敷料时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填充的敷料逐渐撤除,使伤口由深变浅,顺利愈合。
3.颅骨修补,待伤口愈合1年后进行为宜。
1.若清创不彻底,遗留炎性肉芽肿组织、死骨与异物,可引起切口感染,脓肿再形成。
2.若术后体温上升,意识障碍,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应警惕颅内感染、脑膜炎的出现,可及时腰穿以明确诊断,如颅内感染严重时可行鞘内给药。
3.术后脑脊液漏,应行手术修补。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