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查手术 > 神经外科

脑脓肿穿刺、吸引术

适应证

脑脓肿穿刺、吸引术适用于:

1.临床已明确诊断,可先行穿刺术治疗。

2.脑脓肿位于深部或重要功能区。

3.危重病人或小儿脑脓肿,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4.病程较短,影像学显示脓肿壁较薄者。

手术效果

1.切口

在定位明确后,选择距离脓肿最近和远离功能区的头皮上做3~4cm长的切口,止血,并以皮肤自动牵开器撑开切口。应用颅锥锥孔时亦可不做切口。

2.颅骨钻孔

切开颅骨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剥开,分别以尖钻头、圆钻头钻开颅骨,显露出硬脑膜。亦可应用颅锥行颅骨锥孔。

3.硬脑膜切开

电凝止血,以尖刀片切开小口(或以电凝止住硬脑膜出血后,将电凝镊子由浅入深地连同皮质血管一并电凝止血),再行皮质血管止血,准备进行脓肿穿刺,如系锥颅法时,此步骤即可省略。

4.脑脓肿穿刺

在颅孔四周以脑棉进行保护,防止脓肿腔因压力过高而外溢污染,取脑针由浅入深进行脓肿穿刺。遇阻力稍加力便可刺入脓肿腔(图4.5.4-2),见有脓液流出,妥善固定脑针,缓慢抽出脓液,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然后注入抗生素生理盐水于脓腔内,反复冲洗,切忌过快、重力冲洗(图4.5.4-3)。术后,随即注入加有抗生素液的消毒硫酸钡造影剂或碘苯酯1ml,拔除脑针,为防止脓腔液外溢,应在拔针后随即以脑棉轻轻敷压,直至液体不再溢出,缝合切口。

5.CT扫描对比

术后即行CT扫描,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做下一次治疗的参考。

进行重复穿刺治疗时,采取的方法与第1次相似。不要将伤口分开,只需以较粗的脑穿刺针经头皮和颅骨孔刺入脓腔,穿刺抽吸。

有时为了去除穿刺的繁琐,在第1次穿刺后,即向脓腔内导入引流管(或双套管),以便术后引流与注入抗生素之用。

应用立体定向仪施术更有其优越性。

麻醉方法

多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病人的体位大多数可选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按穿刺点在上方的原则进行。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术中定位必须准确。

2.穿刺勿穿破对侧脓肿壁或穿入脑室,防止感染扩散。

3.若穿刺小脑脓肿时,穿刺方向宜朝向前外侧,深度不可过深,亦不可向中线穿刺,以防损伤脑干。

4.抽吸、冲洗切忌过快,用力过猛,应以缓慢、轻柔为宜。

5.应以脑棉妥善保护切口,防止脓液外溢,发生污染。

术后处理

1.术后继续应用抗生素。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经穿刺后,症状是否向好的方向发展,及时进行X线、CT或MRI检查。

3.若病人症状无改善,经检查仍有脑脓肿存在,应改用脓肿切开引流或脓肿切除术。

4.若有癫痫发作,应行抗癫痫治疗。

 

1.切口感染、骨髓炎、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

2.化脓性脑膜炎、脑室炎。

3.全身败血症或脑脓肿复发。

4.偏瘫、失语、癫痫等。

禁忌症

网友点评 :

(共有 0 位网友参与点评)

名站推荐

卫计委 卫计委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国家食药监局 国家食药监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医生 好医生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好大夫 好大夫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柳叶刀 柳叶刀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NSFC NSFC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Medscape Medscape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生物谷 生物谷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WebMD WebMD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

丁香园 丁香园
共有位网友参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