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颅内结核瘤切除术适用于:
1.正规抗结核治疗8~12周的病人病情无明显好转或病变逐渐增大者。
2.病变较大,有明显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增高并危及病人生命者。
3.多发性病灶,可切除与颅高压相关的大病灶。
手术效果
1.根据病变部位,设计头皮切口和骨瓣或骨窗开颅。
2.病灶显露:硬脑膜切开后,浅部病变可见脑皮质与硬脑膜轻度粘连,呈微黄色和局限性肿胀。
3.病灶切除:选择病变距皮质最浅处切开皮质,发现病变后,周围用棉片保护好,一旦剥破病变,干酪样组织外溢,可以防止感染扩散。一般应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病变,不做分块切除,争取完整摘出;但对运动和言语区病变,如分离困难,只能适可而止。
4.病变切除后,以链霉素稀释液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关颅。
麻醉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不同手术入路采取相应体位。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术中病变被剥破,应迅速将瘤中心的干酪样组织吸除。
2.接触干酪样组织的器械,应更换掉。
术后处理
抗结核药物应用:所有颅内结核瘤的病人,术后常规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链霉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余2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联合用药常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异烟肼:是治疗脑结核瘤的首选药物,成人剂量为300~400mg/d,口服,严重者可用至600~1200mg/d,儿童一般为10~15mg/(kg·d)。
利福平:在结核感染的急性期有效,故常于早期与异烟肼联用。成人剂量900mg/d,口服,儿童15mg/(kg·d)口服。异烟肼和利福平对肝脏损害较大,使用时要注意复查肝功。
链霉素:适用于脑结核瘤的急性期。成人剂量1g/d,小儿20~30mg/(kg·d),分2次肌注。使用时应注意其对听神经的损害,及时停用。
抗结核药物的联合应用,术后至少要1年至1年半,治疗期间不可随意断药。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6个月,要定期复查CT及MRI,动态观察疗效。
1.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脑膜炎症状,即应正规使用抗结核药物加以控制。
2.脑积水
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3.脑疝
主要为术后严重的脑水肿所致,可采用激素、脱水等,并考虑紧急做大骨瓣减压术。
禁忌症
网友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