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
泪道插管术适用于:
1.泪小管阻塞。
2.总泪小管阻塞。
3.鼻泪管阻塞。
手术效果
1.病人体位、眼睑固定、泪点扩大及探通泪道的方法同泪道穿线插管术。
2.在探通泪道过程中,泪道探针由细针逐渐改换较粗探针扩探泪道,探针由0号转换至1、2、3号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使阻塞部探通后逐渐扩大。
3.持备好的塑料管,按泪道探通的方法,将管的一端由下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而插至下鼻道(图8.2.10.2-3)。
4.嘱病人下颌紧贴胸壁,用窥鼻器及额镜查见塑料管后,用拉钩将塑料管拉出,同时将插入塑料管腔中之针刺针拔出,将塑料管拉出鼻外(图8.2.10.2-4)。
5.将塑料管之另一端,同前法自上泪点、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插至下鼻道,引出鼻外(图8.2.10.2-5,8.2.10.2-6)。
6.使塑料管的半环部位于上下泪点之间,拉细部位于上下泪小管及总泪小管,未拉细部为双管位于泪囊及鼻泪管,管之两端同时引出鼻外,可将它们在鼻外3~5mm处剪断,藏于鼻前庭中(图8.2.10.2-7)。
麻醉方法
泪点及其周围组织表面麻醉。下鼻道及鼻甲表面麻醉。
麻醉禁忌
术中注意事项
1.探通时一定要把眼睑固定好,使泪小管始终处于拉紧变直的状态,以免损伤泪小管及其周围正常组织,造成假道。
2.在探通鼻泪管时,探针要以泪囊鼻侧骨壁为支点,将针尾作90°旋转,紧贴额际,感知由骨窝滑入鼻泪管时,再向下推进,插管时亦同此种操作,以免损伤正常泪道组织。
3.位于内眦部上下泪点间的塑料管环,一定要安放得松紧适度。太松则眼球活动时塑料管会摩擦眼球,引起异物感;太紧则易离断泪小管。下端的塑料管也要妥为藏于鼻前庭内,以防因意外牵拉,撕裂泪点和泪小管。
术后处理
禁忌症
网友点评 :